開放分類:本草綱目,中草藥,藥材,鹿科,動物
藥品名稱:
[概述]
麝(shè)是雄性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腺囊的分泌物。幹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味,味苦。它可以制成香水或用作藥物。是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外用可止痛消腫。簡稱“麝”。
本品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它的原生動物是麝。
[原生動物]
麝
拉丁學名:麝香。
別名:麝、麅子、山驢。當門子,臍香,麝臍香,四味臭,臭,臘,香臍香。
科屬分類: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偶蹄目,鹿科。
森林動物。體型小,體重8 ~ 13kg,體長65 ~ 95cm。被毛厚而硬,曲折呈波浪狀,易斷。兩性都沒有角。耳朵直立,上半部圓,眼睛圓,口鼻外露,無眶下腺和瞼板腺。雄性的上犬齒特別發達,長而尖,從唇邊露出,略向下彎曲。女性的犬齒很小,不會從嘴唇露出來。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主蹄狹長,側蹄顯著。尾巴很短。雄性動物腹股溝有麝腺,呈囊狀,稍向外凸起,香囊外有短而細的毛,皮膚稀疏裸露。麝毛色均勻,深棕色,體背和體側毛色較深,腹側毛色較淺。背部有不明顯的肉桂色斑點,呈四五豎排排列,腰部和臀部兩側的斑點更明顯。嘴,臉頰,耳朵後面,肩膀,身體側面到尾巴和外部四肢是棕色和灰色,帶有肉桂色斑點。前額毛色略深,耳尖和耳後為純棕灰色,耳廓內側為白色,耳根有土黃色斑點,下頜為白色。頸部兩側毛色為白色並延伸至右肩有兩條白色條紋,面部毛色較淺,腹股溝為淺棕灰色。毛色和斑點差別很大。有的個體斑紋很少,隱約可見,有的則更明顯,連成黃色斑塊的碎片。
棲息於巖石或大型針葉林和針葉混交林中。很少在平坦的森林,平原,池塘或沒有森林的山區。無固定棲息地,多在陰涼、幹燥、溫暖的地方休息。早晚鍛煉,白天休息。通常雄性和雌性單獨生活,而雌性經常和它們的幼崽呆在壹起。能在陡峭的懸崖和深雪中輕快靈活地行走,有爬斜樹的習慣,善於跳躍。視覺聽覺敏感,性膽小。以松樹、杉樹和雪松的嫩枝、樹葉、地衣、苔蘚、雜草、嫩枝、嫩芽和野果為食。
在我國分布廣泛,包括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和三江平原、華北、西北祁連山、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東北、內蒙古、四川、新疆等地。
[收購]
壹般獵食期為10月至次年3月,但6月165438+10月獵食者質量較好,此時其分泌物較濃。打獵通常使用射、箭、陷阱、套索和其他方法。捕獲後,將雄性麝的臍腺囊連皮割下,收集皮毛等雜質,陰幹,然後剪短毛發,即得到整體香,將內部的香核挖掘出來稱重,作為散香。目前,四川省馬爾康農場已經試行了三種從活麝中提取麝香的方法,包括“戳槽提取麝香”、“手術提取麝香”和“等壓法”。提取麝香後正常生長,可以繼續再生麝香,生長速度也快。
[炮制]
全麝香:原藥入藥。
【產地及銷售習慣】麝香是我國特產的珍貴藥材。主產於西藏自治區的喜馬拉雅山、雪山、沙魯裏山脈、寧靜山脈、雀兒山脈,除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自治州理縣、松潘、毛文羌族自治縣外,貴州、雲南、廣西的橫斷山脈、大瑤山、大廟山脈,甘肅、陜西的祁連山脈,岷山、秦嶺山脈、賀蘭山脈,安徽、安徽。四川的康藏高原和阿壩草原是我國麝香的主要產地,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現在四川開始養麝香,從活的動物的香囊上割下來,為麝香的生產開辟了新的途徑。
[化學成分]
麝香經水蒸氣蒸餾得到深棕色揮發油(約1.4%),再經精制得到無色粘稠油,稱為麝香壹號(C16H30O),具有特異而強烈的香氣。它是這種產品的主要成分。此外,它還含有脂肪、樹脂、蛋白質和無機鹽。
特質識別
1.全麝香(毛香):球形、扁圓形或柿子形,直徑3 ~ 7厘米。開口面稍平,有濃密的灰白色或褐色短毛,呈旋渦狀排列,中心孔(囊口)直徑約2 ~ 3毫米;脫毛後的皮革皮膚呈褐色,內膜極薄。背部(麝腹部半包圍的部分)是壹層略皺縮、柔軟的內皮,呈褐色、略帶紫色。膠囊裏面是麝香內核。柔軟且稍有彈性。它聞起來不錯。
馬斯克和周圍的位置
最好是幹的,黃的,香的。
2.麝香仁:本品為藏於麝香袋中的散麝香。新鮮時為濃稠的黑褐色軟膏,幹燥時為褐色粉末,有大小不壹的黑色塊狀顆粒,俗稱木瓜,混有細毛和內膜。香氣濃郁,時間久了發臭,味道微苦微辣。
仁黑和粉棕(俗稱黑子黃香)香氣濃郁,油脂豐富的更好。
[效用]
【性味】辛溫。
【功能】開竅醒神,疏通經絡,消腫止痛。
主治:休克昏迷、中風、痰厥、寒瀉、癰腫毒、跌打損傷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丸散,隨方服用。外用沒有量化。
【禁忌】陰虛體弱及孕婦禁忌。
[註意]
1.麝香是壹種貴重的藥材,很容易被摻假。中醫界有豐富的鑒別真偽的經驗。今天精選介紹如下:
⑴用手彈:整個麝香雖然結實牢固,但富有彈性。如果妳手握微軟,它還是會恢復的。檢查是否有異物和幹燥時:最好在手心放壹點麝香仁,用手指搓壹搓,不會變色,搓成壹團,揉散,不會粘手,散發出濃烈的香氣。
⑵插入鐵釬料:將專用鐵釬料插入膠囊,觀察是否有異物。如果不堵針,不卡針,子眼模糊,香味濃郁,不存在先濃後淡的情況,就是正品。
⑶開槽針取樣:將帶有凹槽的釘子從香囊開口處插入,向各個方向攪拌,在槽內觀察。那些細毛白毛,粉痕清晰,無銳角,自然松散,蛆狀疊加的才是真香;顆粒不規則,銳角,沒有絨毛,暗淡無光都是假貨。
⑷火煉:取少許麝香粉放在金屬器皿上,用猛火加熱。如果是真的,就會爆,香氣濃郁,四溢。燃燒後,油會像珠子壹樣,灰燼是灰色的。如果有植物摻雜,火會燒出沒有芳香油斑的煙,灰燼呈深褐色;如果是礦物摻雜,沒有油斑,灰分呈赭紅色;如果有動物摻雜,油泡會像血塊壹樣爆裂,沒有香味,但有焦臭味,灰燼呈紫色或黑色。
5.水中試驗:取少許麝香,放入盛有開水的碗中,不會立即溶解,但水仍微黃清澈,確實去水後仍有香味無味。
2.過去發現麝香中摻有以下物質:鎖陽粉、肝粉、血幹、羊糞、澱粉、兒茶、鐵粉、沙子等。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識別:
(1)取少許粉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不到植物纖維和其他植物組織;否則就是鎖陽或其他植物物質或羊糞的病害。
(2)取少許粉末,加水煮沸片刻,過濾,將濾液分成兩份,分別加入碘溶液和5%氯化鐵溶液,不得呈藍色、藍黑色、藍綠色,否則證明摻入了澱粉和兒茶。
(3)將少許粉末放入坩堝中燃燒,正品的灰燼呈白色狀;如果是紅色,那就是血幹或者肝粉摻雜的癥狀。
⑷按藥典方法,正品灰分不得超過8%,否則證明有鐵粉、砂等無機物。
它是弗雷洛夫林麝、林麝或林麝成熟雄性香囊的幹燥分泌物。產地:四川、西藏、雲南、陜西、甘肅和內蒙古。野生麝在冬天到第二年春天被獵殺。狩獵後剪下陰幹,俗稱“毛麝香”。用的時候把它們剖開,去掉外殼,就叫麝香仁。麝的人工馴化往往采用手術提取麝香的方法,直接將麝仁從香囊中取出,陰幹。本產品應密封,避光儲存。
性味辛溫於經絡,溫於心脾。
功效:開竅、活血、調經、止痛、引產。
app應用
1.用來關閉昏迷綜合癥。麝香性溫辛,氣極香,逸性強。有很強的開竅、通竅、醒神的作用。為了清醒回蘇,無論寒熱,最好關閉昏迷綜合征。治溫病心包積滯,痰熱眩暈,小兒驚風,痰厥中風,常與牛黃、冰片、朱砂等藥同用。,形成清涼劑,如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牛黃寶龍丸。用於治療中風、突發性昏厥、腹痛等。因寒濁或痰濕阻滯關氣機制,蒙蔽神明。常與蘇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藥物配伍,形成溫開劑,如蘇合香丸。
2.用於瘡痛咽喉痛。本品辛辣芳香,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內服和外用都有很好的效果。常與雄黃、乳香、沒藥同用治瘡腫,即杏消丸,或與牛黃、乳香、沒藥同用。治咽喉腫痛,可配牛黃、蟾酥、珍珠,如六神丸。
3.用於瘀血閉經、腹痛、心驟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癥。本品芳香,可通瘀散結,通絡止痛,每周1次,持續2周,療效滿意。可與祛風濕藥如獨活、威靈仙、桑寄生配合使用,用於治療痹癥引起的疼痛。?4.用於難產、死胎、胎衣不下。本品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有促進下胎的作用。常散以肉桂,如張《藝通》中的粉;還有麝香、皂角、天花粉壹起用,蔥汁當藥丸。比如河北藥庫的墮胎藥是外用的。
此外,現代臨床報道表明,口服人工麝香片或人工麝香氣霧劑治療心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麝香、皂角、白芷等制成的麝香心絞痛軟膏。分別貼於心前區和心俞穴痛點,每24小時壹次,用於治療冠心病和心絞痛,皮下註射麝香註射液治療白癜風效果顯著;用麝香埋線或註射麝香治療肝癌和食道、胃、直腸等消化道腫瘤,可改善癥狀和飲食;對小兒麻痹也有壹定療效。
用法與用量入丸散,每次0.06 ~ 0.65438±0g。外用適量。不宜加煎劑。
給出細節
1.經典《治邪靈》...溫瘧,毒藥,癲癇,除三蟲。”
《別錄》:“中邪,心驟痛脹,滿,風毒,女難產,墮,除面,目中服。”
《本草綱目》:“清竅,通經絡,透筋骨,解酒,除蔬果積食,治中風,中氣,中邪,痰厥,積證。”“蓋麝,可通竅之弊,開滯經脈。如果風、情、血、痛、驚、癇、經、竅都不利,沒有引導怎麽開?壹定不能用,但壹定不能過耳。
2.本品主要芳香成分為麝香酮和含氮化合物、膽固醇、脂肪酸和無機鹽。小劑量的麝香、麝香酮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刺激作用,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能顯著減輕腦水腫,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耐受力,改善腦循環。能刺激離體心臟,增加冠脈血流量。人工或天然麝香酮可以提高麻醉貓的血壓和呼吸頻率。麝香對離體子宮和在體子宮均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後者更敏感,妊娠子宮比非妊娠子宮更敏感。麝香酊稀釋液對試管中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豬霍亂有抑制作用。闕有行燕之效。人食管鱗狀細胞癌、胃腺瘤、結腸癌和膀胱癌的勻漿培養液對腫瘤細胞表現出抑制作用,且在高濃度時作用較強。
3.現代研究表明,果子貍是最危險的。可采用靈貓香,與麝香功效相近,可外用或內服。此外,人工麝香的性能和作用與天然麝香基本相同,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替代天然麝香,彌補藥源不足。
麝香是壹種天然香料,屬於動物香料之壹。又名:當門子、臍香、麝香臍香、四維味、臭果、臘果、香臍香。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陜西、甘肅、青海、思州、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豫西山區和豫南山區盧氏均有分布。
麝香是由麝的雄性腺囊內的分泌物幹燥而成的,是壹種高級香水。如果在室內放壹點點,會讓房子變得很香,聞起來也不壹樣。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中國使用已久。唐代詩人杜甫在《丁香花》詩中遇到:‘黃昏落入碧麝’。麝香是制備高檔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詩人、畫家都在上等麝香料中加入少許麝香,制成‘麝香墨’用於書寫和繪畫,清香而寧靜。字畫如果密封得當,可以長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香是壹種非常珍貴的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含水量為22.66%,灰分為8.62%(包括鉀、鈉、鈣、鎂、氯、硫酸鹽、磷酸鹽等。)、含氯化合物(包括碳酸銨1.1%和銨鹽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態氮1.077%,總氮6.16%),膽固醇2.19%,粗纖維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味辛,性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祛穢、通絡散瘀之功。主治:中風、痰厥、驚風癲癇、惡心煩悶、心驟痛、跌打損傷、癰腫毒。許多臨床資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在發生心絞痛或處於暈厥休克時可得到緩解。古書《醫學概論》中說‘麝香能通關透竅,達筋。深入骨髓。《本草綱目》說:’......蓋麝香以逸,可通諸竅之弊,通經絡’。意味著麝香能迅速進入肌肉和骨髓,能充分發揮其藥性。治瘡毒的時候,在藥裏加壹點麝香,效果特別明顯。西醫使用麝香作為心臟興奮劑和其他急救藥物。
英文名MOSCHUS
來源:本品為弗雷洛夫林麝、普氏林麝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幹燥分泌物。野生麝大多在冬天到第二年春天狩獵。狩獵後,割下香囊,陰幹,俗稱“毛麝香”。剖開香囊,去掉外殼,就是俗稱的“麝香仁”。甜瓜直接從香囊中取出,陰幹或用烘幹機密封。
方法:取帶毛殼麝香,除去囊殼,取出麝香仁,除去雜質,用時研末。
性格;角色;字母
馬麝:為扁圓形或卵圓形囊,直徑3 ~ 7厘米,厚2 ~ 4厘米。開面革質,褐色,略平,密被白色或灰褐色短毛,從兩側圍繞中心排列,中間有1個小囊。另壹側呈棕紫色,略皺縮,偶爾可見肌纖維,稍有彈性。剖開後可見中間皮呈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內皮呈褐色,含顆粒狀、粉末狀麝香仁及少量細毛和脫落的內皮(俗稱“銀皮”)。
麝香仁:野人們軟、油、松;其中,粒狀人常被稱為“卒”,呈不規則球形或顆粒狀,表面紫黑色,油亮,稍有麻子,橫切面呈深褐色或黃褐色;粉人多為褐色或黃褐色,有少量脫落的內皮膜和細毛。種畜為顆粒狀、短條狀或不規則塊狀;表面凹凸不平,紫黑色或深褐色,油性,稍有光澤,有少量毛發,脫落內皮膜。氣味濃烈而專壹,味道微辣,微苦,鹹。
含量測定
根據氣相色譜法(附錄ⅵ e)。
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固定相為苯基(50%)甲基矽氧烷(OV-17),塗布濃度為2%。柱溫為200℃ 10℃。以麝香酮峰計算,理論板數應不小於15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麝香酮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5m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0.2g【幹燥失重】項下所得的幹燥品,準確稱取,準確加入2ml無水乙醇,塞緊,搖勻,靜置65438±0h,過濾,取濾液。
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2μl,註入氣相色譜儀,計算即得。
本品含有不少於2.0%的麝香酮(C16H30O),以幹燥產品計算。
性味辛溫。歸心脾經。
功能:開竅、活血調經、消腫止痛。可用於發熱頭暈、中風痰厥、氣滯驟厥、中邪昏迷、閉經、難產、死胎、心口驟痛、癰腫咽痛、外傷疼痛、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0.03 ~ 0.1g,常用於丸劑。外用適量。
註意孕婦禁用。
儲存在陰涼幹燥處,避光、防潮、防蛀。
摘自中國藥典
政黨選擇
①中風的治療:青州白丸子用麝香研磨,澆天然姜汁。如果牙齒緊實,可以從鼻子灌。(《魏氏家藏方》)2治中風不醒:麝香二錢。研究前,加兩盎司清油,倒勻。(《方繼生》)③治痰濁:麝香壹分,月石壹分,牙皂壹分。明礬,男精,壹元壹個。* * *研磨均勻,儲存緊密,每服五分。(文選遺)④治中邪客將死:麝香壹兩(細磨),麝香壹兩(細磨),朱砂壹兩(細磨,水飛過來),雄黃半兩(細磨)。將這些藥物混合在壹起,並研磨均勻。每次取醋,湯,柏,能散半塊錢。任何時候服用,都會立刻嘔吐。(盛慧芳)⑤治小兒癲癇,神誌不清,嗜睡重:白僵蠶(湯洗,焙黃)半秒,天竺黃壹分(細研)。混合研磨好,每份半塊錢,壹直和生姜天然果汁混合。(百金散,小兒衛生總微議)⑥治氣襲引起的腎寒、胸痛多發:麝香半粒(細磨),阿魏半粒(蓋面,以熟為度),全蠍三分(微炒),桃仁五十枚(輕炒鼓)。藥上搗羅不好,煉蜜九,綠豆大。每次服用時,用熱酒送服20粒。⑦治療暈厥心痛:麝香(不要磨,每湯會旋),木根壹兩片(失意),桃仁三十五片(麩炒),吳茱萸壹兩片(泡水壹夜,炒幹),檳榔三片(煨)。將除麝香、桃仁外的五種成分粗篩,加入桃仁,然後混合研磨均勻。每次服三錢畢,水半杯,童子尿半杯,煎至六分,除我,加麝香半元,攪勻溫服,每日二次。(生肌總錄麝香湯)⑧治跌打不通:將豬牙皂、阿莎麗、天南星、冰片、麝香等分,擤鼻涕。(《醫鈔系列》吹藥方)9治癰、癰、發、背及各種惡瘡,去爛肉:麝香、雄黃、明礬石、珍茹(壹為‘真朱’)各壹兩。用四味藥處理下篩,豬肉泥拌成泥,爛肉用盡,但敷生肉泥。(《千金方》麝香膏)⑩治鼠瘺:麝香(研)、雌黃(研)。把兩種口味平分,分散。取青蛙背部的白色汁液,塗於瘡穴,每日壹次。(《古今記錄》)(11)治小兒疳積,常渴,飲涼水不休:麝香壹分,白人壹分。藥物都是經過仔細研究的,蒸餅和藥丸都有麻子那麽大。壹歲或兩歲的孩子,每次煎服兩粒,下午準備壹粒。量大小,有意義加減。(《盛慧芳》麝香丸)(12)治牙痛:麝香黃豆壹顆,巴豆壹顆,細辛(不到半兩),上藥同研,用棗漿,藥丸大如小米。用鮮棉花包壹粒,咬在痛處,有唾液就吐出來,有洞就吃壹粒(《盛輝方》麝香丸)
各種展覽
1.經典:治邪氣,溫瘧,癲癇,消三蟲。
2.“不錄”:治邪、心口驟痛、脹滿、風毒、婦人破產、流產、整容、目中遊皮。
3.陶弘景:治療蛇毒。
4.《藥性論》:小兒除了心痛,還有抽搐癲癇,讓其寧心安神,用蘭門服壹丸,細細研究,用熱水澆之,止小便。可以腐蝕所有狀態。
5.《日華子本草》:殺臟腑蟲,使蛇蠶咬人,沙虱,流,毒,吐風痰。暖子宮,溫水化臟,止寒性疾病。
6.《任齋知止方》:能化陽生胰。可以誘導藥物深入滲透。
7.王:鼻治療室聞起來不香也不臭。
8.《綱要》:通竅,通經絡,透筋骨,解酒,消除蔬果積食。治療中風、中氣中邪、痰厥、脘腹痞塊。
9.《本草》:除諸惡瘡、痔、漏、腫痛、膿、腐、斑。凡是氣滯為病的患者都要用。如果老鼠或昆蟲咬到瘡,用麝香封住。
10.本草綱目:治聾、盲、寒。
來源《中華本草》
馬麝主要產於西藏,體型比林麝大,吻長,體褐色。通常脖子上只有幾個模糊的黃色斑點,下頜和腹部呈黃白色。雄性麝的上犬齒發育良好,露在唇外,略向下彎曲,俗稱“獠牙”;肚臍內有壹個香腺囊,內含香。雌性麝的上頜犬齒小而不外露,沒有香腺囊。
麝的視覺發達,聽覺靈敏,動作敏捷,但膽小怕事,經常早晚單獨行動。生活在海拔較高的灌木或針闊混交林中的麝,皮毛壹般較黑;生活在青山有小草原的環境中,發色較淺,但頭發下部呈灰白色,顏色向上逐漸變暗有光澤。麝毛略呈波浪狀,非常輕軟,可用於制作高檔藏墊或枕芯。
陰幹的麝香囊稱為“全麝香”,又稱“毛香”,為扁圓形或橢圓形囊,重量隨年齡而異。膠囊中的麝香仁香氣濃郁,為豬肝色或紫紅色大小不等的顆粒和粉末。但幼雄麝的囊內分泌物是膿性的,不能入藥。顆粒狀的麝香仁,俗稱“棋子”,多為紫黑色,油潤光亮,品質最佳。麝香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約占純幹麝香的0.5%-2%。此外,還含有多種雄甾烷衍生物和麝香吡啶。
麝香性溫,辛,開竅,通絡,祛穢,化瘀。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是低劑量興奮和高劑量抑制;具有興奮呼吸、加速脈搏、升高血壓、強心的作用;對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故孕婦禁忌;麝香還能抑制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能治療中風、痰多、心驟痛、癰腫毒、跌打損傷等癥,是高級香精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