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位於脅下,與肝相連。如果肝臟有問題,往往會導致膽囊疼痛。《傷寒論》說“氣弱則血盡,理開則邪入,對抗正氣,威壓下縛,正邪相爭,忽冷忽熱,壹時不想吃,不想喝。胸脅相連,則痛必下,邪高則痛,故使嘔吐。小柴胡湯為主。”
遇冷遇熱是膽囊炎的特點。人體氣血虛弱時,外感邪氣容易侵入膽經,部位就在脅下。膽汁可以幫助運輸食物,脾臟可以運輸水谷。膽囊炎發生時,膽汁分泌異常,脾胃運化異常,就不想吃東西,容易惡心嘔吐。這個時候我特別反感油膩的食物,因為根本運不過來。
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病的主方,常用於治療慢性膽囊炎。柴胡、黃芩、白芍都是疏肝解郁的藥物,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解表的作用。現在研究發現其具有解熱、抗炎、鎮痛、鎮靜作用,而黃芩具有疏肝利膽的作用,是治療肝膽疾病的必備藥物。
脾虛腹脹多見,是因為肝氣郁結。“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先健脾”,所以用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健脾,其中生姜、半夏為常用止嘔藥。
如果大便幹硬,陽明腑實,則陽虛與陽明病合而為壹。急性膽結石伴膽囊炎、急性胰腺炎多屬此證。
當膽結石堵塞膽管,膽汁分泌異常時,就容易發生膽囊炎。急性炎癥反應常導致大便秘結,導致陽明腑實證。這時要用大柴胡湯疏肝利膽,疏通腑臟。
由於膽囊隨胃下降,排便有助於膽汁和胰液的分泌,有助於減輕炎癥反應。
所以首先要用大黃、枳實清腸,大便中也可以加入芒硝。同時用白芍、黃芩疏肝利膽;加生姜、大棗保護脾胃,和小柴胡湯壹樣。
總結:疏肝是治療膽囊疾病的第壹要務。因為肝氣郁結會導致膽汁分泌異常,憤怒之後往往會發生膽囊炎。膽汁分泌異常會導致脾胃運化異常,出現惡心、嘔吐、不願進食等癥狀。故用柴胡、黃芩、白芍疏肝,用生姜、半夏止嘔,用人參、甘草、大棗、生姜健脾。如果並發便秘,用大黃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