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寒的病因與冬春感冒在致病因素、臨床癥狀、治療藥物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夏季感冒往往是由於身體患冷熱、過寒、貪涼睡覺、吃冷飲或淋濕等,抵抗力下降,使病毒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中醫稱寒表證,分為風寒、風熱、暑濕。夏季感冒大多屬於暑濕。夏季高熱高濕,暑濕相交,暑中有濕,是暑邪的特點。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會采用各種方法乘涼,從而遭受炎熱和寒濕的雙重折磨。在臨床會診中,我們發現有超過1/3的患者是在長時間處於低溫、空調環境下或長時間被電風扇直接吹後發病的。在炎熱多汗的狀態下立即強制降溫,非常容易因為身體無法適應快速的環境變化而引發疾病。夏季感冒的癥狀與冬季和春季感冒的癥狀不同。多數患者有中度以上發熱,體溫38.5 ~ 40℃,頭痛乏力,有時惡心嘔吐,伴有胸悶、腹脹、腹瀉、尿暗黃色。部分患者除發熱、乏力外,無其他癥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惡寒、咳嗽、痰多等。值得註意的是,夏季發熱患者不能簡單認為是“上感”,還應與中暑、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相鑒別。夏季感冒治療中致病因素和癥狀的特殊性決定了治療藥物的差異。既然病毒感染是主要因素,抗病毒治療必不可少。臨床常用的板藍根顆粒和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有壹定的抗病毒和解熱作用,可選用。高熱患者也應給予退熱治療,多補充含鹽和能量的液體。對可能感染細菌者應及時添加抗生素,可選用青黴素、阿莫西林等β-內酰胺類藥物。喹諾酮類,如Lifosun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和阿奇黴素。值得壹提的是,中成藥藿香正氣水(片劑或膠囊)、六合鐘鼎丸、蘇祥鄭偉丸、六壹散等,具有芳香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對夏季濕熱型感冒常見的頭痛、頭暈、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有較好的療效。感冒沖劑,冬天感冒常用,夏天感冒無效,因為主要治療風熱感冒,不治療暑濕證。感冒本身並不是什麽大病,也是壹種自限性疾病,壹般壹周內可以自愈。吃藥只是幫助改善癥狀。患者要多喝水,適當休息,提倡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因為長時間在封閉的空調房裏不僅容易感冒,空氣中滋生的病原微生物也容易使人患上其他疾病。感冒雖然是小病,但如果不重視,或者合並其他感染,也會導致嚴重的疾病,比如肺炎、心肌炎等。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臨床癥狀,加重基礎疾病,應及時治療。另外,發燒不壹定是感冒,不能完全相信自我診斷,隨便買藥。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也要及時去醫院找醫生治療。
上一篇:真假包的鑒別下一篇:有什麽藥膳可以防治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