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黃草最早發表於明代的《救荒本草》。具有清熱解毒、退黃除濕、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是苗族人治療肝病的經驗方,苗族人世代沿用,稱之為“神仙草”。現代研究表明,趕黃草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能保護肝損傷,恢復肝功能,減輕飲酒和藥物的損害,抑制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第壹,效果
“上遊是茅臺,下遊是瀘州。船到二郎灘,就該喝郎酒了。”位於中國白酒之鄉的古藺縣,民風淳樸,人人善飲。然而,這壹地區的肝病發病率極低。這壹現象引起了肝病學家的註意。學者們通過調查,排除了水質、酒的存放方式等原因,最終聚焦於當地人世代泡水的習俗。研究表明,趕黃草DC中含有沒食子酸和槲皮素。已知有抗HBV和保肝作用,包括生活中眾所周知的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
現代流行病學研究表明,40 ~ 50歲的中年男性已成為肝病的主要發病對象。肝病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作為家庭和社會的中堅力量,中年男性的職業發展往往伴隨著抽煙、喝酒、熬夜、疲勞、精神緊張等不良習慣。尤其是長期酗酒,被國內外大量研究證明是肝損傷的第壹殺手。飲酒在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社會背景。對於處於事業巔峰的中年男性來說,喝酒是商務應酬、交友、社交公關、聯絡感情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脫離社會環境來改變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因此,宣傳和推廣長期飲用趕黃草是中國保護肝臟運動的壹項偉大事業。
二、用法用量
口服:取幹燥的趕黃草DC約2-3g。用開水泡茶。
外用:取適量煎服,洗凈或搗爛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