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壹是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和教育。這壹措施的制定和強調要根據糖尿病終身治療的特點,所以必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學會糖尿病飲食的準備和自我護理,學會自我監測血糖,提高患者的信心和自覺性,積極參與治療。
飲食控制就是營養療法,是糖尿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療法。無論糖尿病的嚴重程度和類型,只要是糖尿病,在飲食上就要有嚴格的規定。飲食控制是在保證糖尿病患者營養充足均衡、保持理想體重、血糖保持良好穩定的前提下的控制,而不是無限制的控制。
適當的運動是對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壹種治療,這種糖尿病是由於環境因素中缺乏運動而引起的。適量運動對糖尿病的好處毋庸置疑,但我們也要知道,運動是壹把雙刃劍。如果“溫度”掌握不好,積極的運動治療也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糖尿病的運動療法有其適應癥和禁忌癥。
降糖藥物治療是在控制飲食和適當運動後,血糖仍然偏高時的壹種補救措施。胰島素治療是絕對胰島素缺乏患者的補充和替代療法。如果I型糖尿病的胰島被破壞,不能產生胰島素,II型糖尿病的最終胰島衰竭,或者在某些情況下不能使用口服藥物時,應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口服降糖藥中的磺脲類藥物在糖尿病患者的胰島仍有分泌功能時使用,起到刺激和督促胰島加強工作的作用,是胰島的監督者。第二類口服藥物是雙胍類,可稱為降糖藥,不可稱為降糖藥。它能降低高血糖,不是正常血糖,不刺激胰島加強分泌,而是作用於外周組織,減少葡萄糖的異型增生,增加肌肉和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導致血糖下降,胰島素消耗減少。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第三類降糖藥物。它的降糖作用是減緩澱粉糊精進入小腸分解成葡萄糖的過程,使其不能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不能被吸收到血液中,血糖就不會升高。因此,這種藥物在降低餐後血糖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最後壹種藥物是胰島素增敏劑,它有壹個特點:體內沒有胰島素就不起作用。當體內存在胰島素時,無論是外源性胰島素還是內源性胰島素,該藥物都能增強骨骼肌、肝臟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簡單來說,就是讓胰島素的作用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