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綱要)有不同的名稱:石豐(南方植被)、楓樹上的球球(德生堂經驗方)、楓香果(淮西雜誌)、郭峰、聶子(綱要)、郎木(藥材匯編)、楓秋子(中醫實錄)。來源是金縷梅科楓香的果實。植物形態楓香(《本草綱目》),又名聶聶(爾雅)、楓(說文)、楓(郭玉《爾雅註》)、香楓、(綱要)、楓樹(植物集)、三角楓、三角尖(嶺南)落葉喬木,高20 ~ 40米;樹皮幼時是灰色光滑的。年老時呈褐色且粗糙。葉互生;葉柄長3 ~ 7厘米;托葉線形,早落;葉子是心形的,通常3裂。幼時萌芽枝上的葉片多為掌狀5裂,長6-12厘米,寬8-15厘米。裂片呈卵形、三角形或橢圓形,頂端長而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沒有花被;雄花黃綠色,總狀花序,有鐵銹色的細長毛,雄蕊多,密球形;雌花為球形頭狀花序,有毛,有少量退化雄蕊,子房半下位,多數愈合;周圍有許多鉆形苞片,2室,2花柱,柱頭彎曲。復果球形,下垂,直徑2.5 ~ 3厘米,表面有刺。蒴果多,密復果內呈橢圓形,成熟時頂端有裂孔。種子多數,小,平,有時邊緣稍具翅。花期為3月至4月。掛果期:9月~ 65438+10月。生於潮濕肥沃的土壤。分布於陜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省、廣西、廣東、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青海、西藏等地。這種植物的根(楓香的根)、樹皮(楓香的樹皮)、樹脂(白樹膠香)和葉(楓香的葉)也入藥,每種都有詳細的文章。冬季采集采摘,去除雜質,洗凈晾幹。藥材的幹燥復合果為球形,直徑2 ~ 3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深褐色,上面有許多喙狀針,長約5 ~ 8毫米,常折斷;苞片卷成管狀,有時開裂,包含許多小蒴果。果柄留在復合果的基部,有時折斷。蒴果小,直徑1 ~ 2 mm,頂部有壹條裂縫,裏面有2粒種子。種子是淺棕色的,有光澤。氣專壹,味淡。最好是又黃又大的。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此外,湖北、河南、貴州等地也有出產。藥理實驗表明,楓香的醇溶劑(60%)能阻止鉤蟲侵入小鼠皮膚。其保護效果與溶劑的濃度成正比。性苦性平。①現代實用中醫:“味苦,性平,無毒。”(2)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淡,無毒。”(3)泉州本草:“辛辛苦苦,男女平等,無毒。”回歸綱目之書:《十二經》。功能主要用於祛風通絡,利濕除濕。治療肢體關節痛、手足攣縮、胃痛、水腫、脹滿、閉經、缺乳、癰腫、痔漏、疥瘡、濕疹。(1)《綱要補遺》:“可解熱明目,祛濕舒筋通絡,周身抽筋,手足疼痛,腰痛,燒之煙味自愈。”②《嶺南本草集錄》:“治風濕疼痛及癰腫毒。”(3)現代實用中醫:“燒灰可用於濕癬、痔、漏等。有收斂、消炎、消毒的作用。”④《中醫誌》:“通經利水,消濕熱痹。治月經不調,全身麻木疼痛,小便不利,水脹等癥。”⑤《廣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治療風濕性腰痛、胃灼熱、缺乳、濕疹和皮炎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或煆燒的研磨粉末。外用:將粉末燒研後塗抹或燒煙聞壹聞。孕婦忌用為宜。①中醫年鑒:“陰虛內熱者不宜。”②廣西中醫記載:“虛寒血崩者勿服。”③《四川中醫誌》:“月經量過多,孕婦不宜用。”處方①治療風濕性關節痛: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風藤、陳皮、薏苡仁。用水煎服。(《四川中醫誌》)2治臟毒:路路通壹個。煆存,研末,酒煎。(《古今驗方》)3治癬:楓上十球(灼),砒霜五厘米。最後,放上香油。(《德生堂經驗方》)4治療蕁麻疹:楓糖球壹斤。煎濃汁,每日三次,每次六元,空腹服用。(《湖南藥理學》)⑤治耳內黃水:路路通五錢。煎服。(《浙江民間草藥》)這位著名的學者討論《綱要》:“楓果外皮刺去,內圓如蜂窩,即路路通。”因其強大的通經十二穴能力,用救命苦海控制水脹,使其能搜索隱水。"
上一篇:描述醫院設備的詞語下一篇:孩子吃什麽補腦,聰明健康?作為家長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