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原則
2.艾灸順序
3.艾灸是什麽?
4.封閉穴位
5.預防措施
1.艾灸後兩小時不能碰冷水,不能洗澡(洗完澡可以用溫水和艾灸洗手)。
2.晚上9點以後不是急性病就不要做艾灸。
3.艾灸後不要吹。註意保暖。
4.刮痧後不要馬上灸,最好隔天灸。艾灸後可以刮痧。
5、刮痧後不能立即拔罐。
6、太多太飽不能艾灸。
7.艾灸時不要玩手機,保持精神集中,艾灸感更好,效果更強。
8、夏季高溫是要做艾灸的,註意防暑(先開空調降低到合適的溫度再做艾灸)
9.艾灸後多喝溫水,加快身體新陳代謝。
10.艾灸後不要馬上吃東西或喝茶(2小時後可以吃)。
6.取穴方法
二、胃、腹、腸的調理方法
消化道疾病-胃病、復發性腹瀉
1.艾灸可用於治療厭食、暈厥、關元,每周2-3次。單個穴位可以艾灸30分鐘,如果三個穴位壹起艾灸,每個穴位就是10分鐘。
2、胃病有:呃逆、反酸調理順序法: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中會厭。
3.如果這時胃疼,直接艾灸中脘15分鐘,再艾灸腎俞問好、小腸、三交、脾俞、中脘、足三裏各15分鐘,封穴。
4、瀉灸順序法:用鹽在無油的鍋裏幹煸幾分鐘,將鹽煸炒,待溫度適中時,放入肚臍內,撫平肚臍,進行隔鹽灸。(註意火力,防止燙傷)
1.胃痛
腹瀉
三、疾病的反應和治療(小堵鈍,大堵慢)
四、中老年補腎扶陽灸
(每周兩到三次,最好在陽氣上升的白天,每個穴位持續約10~15分鐘,直至皮膚發紅。)
烤的順序:1。中路,2。足三裏(狀元陽、通脾、衛),3。神樹,4。太溪(內踝和足跟蹼之間)。
其他事項:適應天氣,午睡,吃堅果(熟+去皮),搓耳朵(自下而上),敲牙齒。
動詞 (verb的縮寫)治療感冒、咳嗽和鼻炎
1.感冒咳嗽
下面特意為大家整理了呼吸道疾病的調理方法:
1.感冒(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配穴順序方法: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椎5肩井(雙穴)。
2.咳嗽帶痰艾灸順序: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椎骨,5肩井(雙穴),6中會厭。(脾俞和中俞應該又是艾灸了!)
3.咳嗽無痰艾灸順序: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椎骨,5肉門穴(雙穴),7小腹。如果妳咳嗽無痰,妳應該省去肩井和中脘穴。)
4.感冒較重並伴有高熱時,灸序法為:1大椎(第壹次灸),2小腸,3三焦(雙穴),4脾俞(雙穴),5大椎(第二次灸),6肩井(雙穴),7中脘。
5.退燒後,灸治咳嗽無痰的順序是: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椎骨,5肉門穴(雙穴),7小腹。如果妳咳嗽無痰,妳應該省去肩井和中脘穴。)
6.鼻炎多年。我每天都很早打噴嚏。有點冷的時候鼻子會癢,鼻涕不停。艾灸順序法:1小腸,2三焦(雙穴),3脾俞(雙穴),4大椎,5中穴。(滑門有消炎作用,用於咳嗽無痰。我明白流鼻涕也是痰的壹種,不能選滑門和小腹,只能艾灸。
如遇發熱感冒急癥,可直接保存小腸、三焦、脾俞,可先艾灸大椎穴。十分鐘後,從背部俞穴的下往上進行艾灸。如果發燒和感冒比較嚴重,在摸大椎的時候,妳會發現病人的後背會微微出汗。及時換衣服。艾灸後,風池穴不灸必須立即封穴。
立正!!小兒艾灸量要減半。如果遇到突發感冒,要及時就醫。
2.鼻炎
3.預防和護理
六、頸椎痛、肩周炎和腰腿痛
老師整理了壹些治療疼痛的方法:
頸椎病艾灸順序方法:1小腸,2三焦(雙穴),3脊椎骨,4肩井(雙穴),5楊赤(雙穴)。(肩井穴艾灸要註意時間控制,單個穴位艾灸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因為肩井穴在肺尖,肺臟,肩井穴艾灸時間過長,容易使人上火。)
肩痛艾灸順序法:在頸椎艾灸的基礎上,增加艾灸兩個穴位,即局部痛點和曲池穴。順序是:1小腸,2個三焦(雙穴),3個大椎,4個肩井,5個陽池,6個局部痛點,7個曲池。
?註意:肩部的艾灸方法與頸部不同。不同的是,頸部應灸肩井和楊赤兩側。肩部的灸法是只灸壹側的肩井穴和陽池穴。艾灸哪邊痛。如果兩邊肩膀都疼,兩邊都要艾灸。
附錄:急性腰扭傷,不允許馬上艾灸。因為扭傷後局部會充血,要24小時後才能艾灸。
1.頸椎骨
2.肩周炎
在上述頸部艾灸穴位的基礎上,以下兩類穴位為艾灸。
3.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