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心神不寧、失眠等癥。
本品常用於以下傳統方藥:①甘草麥棗湯(《金匱要略》):甘草、麥、棗治婦人臟急躁、傷心焦慮;(2)藥方(“吃吃正”):白面,煎棕,每日空腹服用,治腹瀉、胃腸不穩;③方子(太平盛輝方):白面,炒熟,醋煮至糊狀,敷乳治乳癰;(4)方藥(《養老獻父母書》):小麥、通草用於治療老年人五淋。
主要成分
(1)小麥。
1.營養成分:每100g小麥含澱粉53-70g,蛋白質11g,糖2-7g,脂肪1.6g,粗纖維2g;它還含有鈣、磷、鐵和微量維生素b。
2.脂肪油小麥脂肪油是油酸、亞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的甘油酯。
3.其他小麥還含有少量的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澱粉酶、麥芽糖酶和蛋白酶。
(2)小麥胚芽
小麥胚芽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通過合理的工藝制備面粉,可以獲得小麥胚芽。小麥胚芽是小麥中營養成分最集中的部分。蛋白質含量可達30%,脂肪含量為13。9%,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約為面粉的10倍,還含有維生素E、B1、B2、鈣、鎂、鋅和不飽和脂肪酸。
麥胚還含有植物凝集素。
(3)麥麩
麥麩富含粗纖維。
藥理作用
(A)增強大腦功能和鎮靜作用
麥胚能增強細胞活力,提高人腦細胞的功能,增強記憶力,還具有鎮靜、抗衰老的作用;
麥胚還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二)降脂作用
麥胚可以降血脂。可制作小鼠高脂血癥模型的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含量明顯下降。小鼠灌胃給藥可顯著降低肝組織中脂質和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
臨床應用
1.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癥的癥狀,如易怒,失眠,頭暈。
2.治療慢性腹瀉。
3.治療高血脂。
4.外敷用於治療皮膚感染性疾病,如丹毒、瘡癤、乳癰。
劑量和用法
臨床劑量:15 - 30g。
大劑量:30 ~ 60g。
用法:水煎服,外敷。
臨床經驗
(壹)小麥概述
小麥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也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糧食。我國藥用最早記載於漢代《金匱要略》和晉代《本草註》。小麥種子的各個部分都入藥,包括小麥、浮小麥、麥芽、麥曲、麥麩、面粉,其藥性和功效各不相同。
《本草補》記載:“麥秋種夏熟,四時氣足,寒熱兼而有之。所以麥涼,溫,麩涼,面熱。”《本草綱目》記載:“新麥熱,老麥太平。”
壹般來說,小麥性平性涼,有養心安神的功效;浮小麥性涼,有收斂發汗的功效;六曲含面粉,性溫,有消食健胃的功效;麥芽性平,有促進消化、回奶的作用;麥麩性寒,有清熱涼血的功效;面粉性溫,遇熱有補虛益氣的功效。
小麥、浮小麥、六曲、麥芽都是煎服。上述主要成分是小麥粉的營養成分。煮沸後,小麥的大部分營養成分,如澱粉、蛋白質、粗纖維等都凝固了,沒有溶解在湯裏。除了幾種營養素外,還有許多其他成分可以溶於水。所以湯裏的成分要和營養成分不壹樣。作為中藥中用來治病的成分,應該和用來充饑和營養的成分是不壹樣的。
麥麩、面粉加水調成糊狀或餅狀入藥,外用。如果煮熟了,是用來充饑的。
營養的,不是治療的。
(2)小麥的藥用
浮小麥和麥芽入藥,在相關章節有介紹。
1.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張仲景甘麥大棗湯治療“婦人汙急,喜悲,欲哭,如神,數不足,以甘麥大棗湯為主”。
藏族躁狂綜合征壹般被認為類似於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和神經官能癥。其主方為甘麥大棗湯,其療效可能與小麥增強腦功能和鎮靜作用有關。方中只用這三味藥是不夠的。臨床上常在此方基礎上加用更多的安神藥物,如龍骨、龍牙、牡蠣、何首烏、炒棗仁、蓮子心、黃連等。,而浮小麥治療出汗比小麥好。
更年期綜合征調節高血壓和內分泌,需要額外的藥物。
2.關於保健作用,小麥胚芽和麩皮中含有的粗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保健作用。而且麥胚的降脂效果也很顯著。所以面粉不要精細,粗糙,有保健作用的營養成分會多壹些。
反作用
(壹)傳統文學
本草綱目:無毒。
(2)臨床觀察
小麥無毒。常規劑量水煎服後無不適反應。長期使用或大劑量使用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