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低鉀血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低鉀血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急性低鉀血癥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治療,無論其病因如何;只要慢性低鉀血癥的血清鉀不低於3mmol/L,就可以先檢查病因,然後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2.補鉀要根據血鉀水平來定。血鉀3.5 ~ 4 mmol/L的患者無需額外補鉀,只需鼓勵患者多吃含鉀較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果汁、肉類等。血鉀在3.0 ~ 3.5 mmol/L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補鉀。如果患者患有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黃治療的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過去有心肌梗塞史,則應補充鉀。壹般情況良好的患者,只能鼓勵吃含鉀多的食物,或者口服含鉀制劑。血鉀低於3.0mmol/L者,應補鉀。

癥狀較輕只需口服補鉀,首選10%氯化鉀。1g氯化鉀可提供13.4mmol鉀。10 ~每次20 ml,分批服用。氯化鉀(布達修)(腸溶氯化鉀制劑)可用於慢性缺鉀患者,以減少氯化鉀對胃腸道的刺激。氯化鉀適用於所有低鉀血癥患者,可增加尿中碳酸氫鹽的丟失,以消除代償性堿中毒,但代謝性酸中毒者除外。代謝性酸中毒者選擇碳酸氫鉀或枸櫞酸鉀。氯化鉀味苦,片劑容易引起腸潰瘍出血和狹窄。它們可以放在冷水或橙汁中服用,患者更容易接受。不能耐受口服氯化鉀者,可用碳酸氫鉀或檸檬酸鉀代替。每片重碳酸鉀可提供25mmol鉀,1片/次,3次/d,每天服用80mmol鉀配合上述三種鉀制劑,可使血鉀水平由3.2mmol/L提高到4 mmol/L,枸櫞酸鉀中鉀的含量僅為氯化鉀的69%,所以用量應大於氯化鉀。

口服鉀制劑期間應監測血鉀。壹般口服72小時後血鉀升高。如果96小時後血鉀沒有升高,應懷疑缺鎂。Mg2缺乏時,Na+-K+-ATP酶不被激活,腎小管細胞無法泵入K+和泵出細胞內Na+。這種情況要測定血鎂。如果血鎂低於0.5mmol/L[1mEq/L(正常值1.7 ~ 2.8 meq/L)],則應肌肉註射50%硫酸鎂2ml,第2天2次,第3天1次。也可口服10%硫酸鎂,3g/次,每6小時1次,共4次。

重癥患者(包括心律失常、心室率快、重癥心肌病和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應靜脈滴註鉀制劑,氯化鉀也常用。100毫摩爾(100毫當量/升)的鉀可加入1000毫升/小時的5%鹽水中,並可補充10毫摩爾(100毫當量/升)的鉀。鉀以20 ~ 40 mmol/h (20 ~ 40 meq/h)的滴速是安全的,但在滴速過程中應進行血鉀監測或心電圖監測。對於酸中毒或無低氯血癥的患者,應在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0ml 31.5%谷氨酸鉀溶液,緩慢靜脈滴註。此時不應使用氯化鉀(原因見上)。

靜脈補鉀過程中應註意的問題

(1)每日尿量700ml以上,或每小時尿量30ml,在補鉀過程中應嚴密監測。

②補鉀液的鉀濃度壹般為0.3%氯化鉀,每日補鉀量壹般為3 ~ 8g。在腎功能良好的情況下,缺鉀嚴重者每天可補鉀240mmol。

③滴速:基於緩慢靜止滴的原理。壹般補氯化鉀每小時1g,嚴重者每小時可補2g。

④細胞內缺鉀恢復緩慢。停止靜脈補鉀後,應繼續口服鉀制劑1周,徹底糾正細胞內缺鉀。

⑤當靜脈補鉀效果不好,低鉀血癥難以完全糾正時,應檢查血鎂濃度。在缺鎂的情況下,低鉀血癥很難糾正,補鎂後血鉀會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⑥低鉀血癥合並低鈣血癥時,補鉀時可出現手足搐搦,此時應補鈣。

3.糾正水和其他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低鉀血癥的原因,很多可同時引起水和鈉、鎂等其他電解質的丟失,所以要及時檢查,壹旦發現壹定要積極處理。如上所述,如果低鉀血癥是缺鎂引起的,如果不補充鎂,單獨補鉀是無效的。

  • 上一篇:腦出血40天了,左手手指已經不能動了,但是手臂可以動。
  • 下一篇:我昨天得了麥粒腫。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