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生長激素是壹種肽類激素,是由人的腦垂體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刺激肝臟等器官產生能促進骨骼生長的生長因子。
很多人認為註射生長激素副作用大,有害健康。其實副作用和危害是不能劃等號的,副作用壹般只有在藥物使用不當或者藥物質量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據統計,在生長激素30多年的臨床使用中,生長激素壹般是非常安全的,只有偶爾出現頭痛、血糖異常、甲狀腺功能下降等情況。,且這些現象在短時間內或停藥後可自行緩解。
雖然生長激素可以幫助孩子在身高上走得更遠,但是提醒家長,不是所有人都能打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也不是想打就能打。
在服用生長激素之前,首先要判斷身材矮小的原因。常見的檢查方法有血常規、尿常規、甲狀腺常規。對於身材矮小的患者,應隨訪垂體磁共振成像和腫瘤標誌物,找出病因。在服用生長激素前,需要檢查是否適合註射,如生長激素激發試驗。
骨骺線還沒有閉合,這是打生長激素的前提。骨骺線閉合後生長激素沒有作用。另外,垂體病變患者不能打,因為生長激素會刺激病情惡化。對於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健康人,醫生不建議註射生長激素,飲食均衡,多運動。
身高增長的本質是骨延長,與生長板內軟骨細胞的增殖密切相關。當軟骨細胞停止增殖時,脊柱與骨骺之間會出現壹條直線狀的痕跡,即骨骺線。當骨骺線完全閉合時,醫學上認為不能增加身高。所以網上流傳的偏方和手段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判斷身體能不能長,最好在正規醫院拍骨齡片後再做判斷。
孩子壹生有兩個黃金期,壹個是從出生到三歲,壹個是青春期。孩子身高可以在45cm左右;在出生的前三年;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突然增高,身體機能逐漸成熟的時期。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是不同的。女生大概10,12歲,男生大概12,14歲。家長和孩子要把握好青春期的黃金期,真正茁壯成長。
身高的增長離不開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尤其是涉及彈跳動作的運動,如跳繩、籃球、跑步等。即使孩子現在長得慢,也可以通過鍛煉背部肌肉來增加身體的寬度,這樣可以增加視覺效果,對美化體態有很大的幫助。
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水平遠高於白天,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在夜間10 ~ 12。生長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進入深度睡眠,所以最好在10之前讓孩子在極度放松舒適的狀態下入睡,這樣可以牢牢把握夜間身體生長的黃金時期。
合理的飲食對長高是必要的,但也要註意“合理”,不要壹味追求營養,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厭食,還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多吃肉、蛋、奶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D,多註意少糖少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最重要。
積極愉快的情緒對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內分泌平衡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真的會影響身高增長。所以,為了身體的成長,健康的生活,我們要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少生氣,少生氣。
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不要太擔心。生長激素作為壹種激素類藥物,使用時要非常謹慎,最好先征求醫生的專業意見再做決定!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