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韓國:年夜飯壹定要親手做。
曾經是中國多年附屬國的韓國,因為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春節情有獨鐘。韓國人也在臘月二十三過除夕,也會送竈神,然後祭祀等等。,並在家中默默祝福祈禱好運。。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他們的年夜飯有壹個特色。他們絕對不會去酒店吃飯,而是自己做。意思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韓國酒店春節期間基本都是不營業的。
春節期間,韓國將有為期三天的全國性假期。雖然只有三天,但卻是韓國最長的法定假日。他們真的從正月初壹開始慶祝春節。他們稱之為“謝爾”,意思是新年的第壹天。韓國春節期間,韓國人會穿著傳統民族服裝拜年,韓國年輕壹代會給長輩送上壹份大禮,跪在地上鞠躬。而長輩也在回禮:用福袋給晚輩壓歲錢。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韓國春節進入了壹個“創新”的時代,壹些習俗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有時代特色。
2.新加坡:過年只送兩個橘子。
新加坡是壹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75%以上,所以春節是最盛大、最有影響力的節日。
春節期間,新加坡每個華人家庭都會寫春聯,貼福字,屋內壹片繁榮景象。年貨買了,年夜飯做了,年夜飯吃了,喜氣洋洋;人們也慶祝新年,送祝福,紅包和壓歲錢,這是吉祥的。
新加坡人春節最喜歡的年貨是肉幹。用炭火烤的豬肉幹,色澤鮮紅,微焦,切成方塊,看上去就像壹副美味的春聯。新加坡許多歷史悠久的肉幹店,包括林之源、梅向真和胡振龍,都在唐人街。每到過年,肉幹店門前都會排起長隊。
插頭清香撲鼻,是新加坡人的最愛。香火鼎盛的司馬路觀音寺,是這壹帶最受歡迎的插香場所。此外,天福宮、蘇彩巴城隍廟等著名寺廟,除夕也是熱鬧而盛大的活動。除夕夜,會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忍受著濃煙和香灰的刺眼,只為在大年初壹奮戰。他們相信,把新年的第壹根香放進香爐的人,壹年到頭都會受到神靈的保佑,壹切都會順利。
新加坡人也有在春節期間穿紅色內衣的習俗,據說這會帶來好運。新加坡人認為6、8等是吉祥的數字,封紅包時總是和這些數字聯系在壹起。
走親訪友拜年的習俗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通常我們去拜年的時候要帶壹些糖果,水果籃等禮物,但是新加坡人拜年的時候很奇怪,只要帶兩個橘子就可以了。橙意為“好運”,但在粵語中,“橙”和“金”是諧音,兩個橙象征好運。
這種習俗不被當地人稱為“送橘子”,而是“交換橘子”,因為當客人離開時,主人也會回贈兩個橘子,這意味著給對方帶來好運。據說這起源於潮汕壹帶,潮州人多,久而久之成為各土生土長地方的普遍習俗。
第三,越南:新年必備魚露
越南是中國南方的鄰國,春節也是越南法定節假日中最長的假期,也是最隆重盛大的節日。像中國壹樣,他們有許多相似的習俗。他們也吃年夜飯,慶祝新年,趕上廟會。
但是,在越南人的心目中,年貨的準備是很有講究的。越南有句名言:紅對聯腌蕎麥配肥肉,綠粽子配香鞭炮。這是越南人最傳統的年貨,但隨著現代越南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肉不再是第壹年貨,取而代之的是魚露。“沒吃過魚露,就沒去過越南。”越南魚露,俗稱魚露,是壹種調味料。我們會覺得有點腥,但越南人視其為珍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做年夜飯時也少不了。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越南魚露並不是越南的土特產,而是從中國進口的。相傳明朝末年,廣東福建的人還依附大明,不願意臣服於滿人,於是有明朝人逃到越南,把家鄉的糧食帶到了這裏。這些中國人為了謀生,利用越南靠海的優勢,制作了大量的魚露賣給當地人,作為貢品獻給越南的皇帝。就這樣,它逐漸成為了越南人不可或缺的食物。
據悉,越南魚露濃縮了魚的精華,營養價值高,是越南女性保持美麗容顏的“秘方”。中國女孩壹定對這個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