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
1,腳後跟風濕
這類患者受天氣變化影響較大。天氣忽冷忽熱,走路時腳跟疼痛難忍。
2、腳跟血不活
這類患者的癥狀表現為:如果早上起床在地上走或在沙發上走壹段時間,腳後跟像針壹樣疼,但走壹段時間後疼痛癥狀逐漸消失,在沙發上走壹段時間後又疼,等等。
3、跟腱炎、足跟骨刺、足跟墊炎
這類患者的癥狀是在地面行走時腳跟疼痛,腳跟腫脹時腳跟腫脹最嚴重。
前腳掌疼怎麽辦?
該病多發生於30-50歲的中老年女性,以及足部狹窄松弛者;大多是單邊的。松弛性跖骨疼痛往往非手術治療後有效,只有少數人需要手術治療,而壓迫性跖骨疼痛則需要手術治療,且療效滿意。治療這種疾病的關鍵是要分清病因。
穿矯形鞋,應用橫向足弓墊,恢復和維持足弓。
加強足部內在肌肉鍛煉,原地彈跳等。
理療熱敷或者* * *。
對癥治療:如服用消炎鎮痛藥物或區域封閉。
如果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以上是松弛性足底疼痛的治療原則。
治療足跟痛的方法
1,偏方治療
地黃和山藥治療足跟痛。
處方由熟地黃12g、山藥25g、山茱萸12g、桑寄生12g、牛膝9g、木瓜12g組成。白芍25克。甘草10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15為壹個療程。
功能:主要用於滋補肝腎,強筋壯骨,治療老年人足跟痛及肝腎精血虧損。
2.理療
使用矯正鞋墊
矯正鞋墊緩解足底腱膜緊張,減少* * *,緩解疼痛;足跟墊痛針對老年人,足跟墊彈性下降,整個足跟下有壓痛。海綿鞋跟墊和封閉療法有效。
長期無效的足跟痛,也可以通過跟骨砧穴減壓。跟骨骨骺骨軟骨病發生在壹個大約9歲的男孩,當跟腱受力時會有疼痛和局部壓痛。骨骺愈合後,癥狀自行愈合。跟骨骨折後常發生距下關節炎。如果保守治療失敗,應進行跟骨關節融合術。
3、蘇木紅花湯治療足跟痛
蘇木、透骨草、紅花和七葉花各30克。
用水煎劑和醋浸泡患處。
適應癥是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