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頭發蓬亂,小臉凍得又黑又紅,粗糙開裂,鼻子長滿了壹臉。
不遠處,背對著她站著的奶奶,據說是孩子的奶奶,和旁邊年齡相仿的奶奶聊天。
有人看到孩子沒穿鞋,出於好奇,老奶奶說孩子自己脫了,管不了。
有人在議論,說孩子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壹年很少回家壹次。通常是老人照顧孩子。
有人說孩子的奶奶照顧不了孫子。是什麽樣的凍孫子?
還有人說,孩子的父母真的心很大,只關心孩子,真的很可憐孩子。
看到別的孩子都裹著手套圍巾帽子,我就覺得對不起那個孩子。
從法律上來說,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撫養教育孩子是他們的法定義務。
壹個做教授的阿姨有句名言:我的職責是養育我的孩子,而不是我孩子的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都不具備自己撫養孩子的條件。父母為了孩子以後有壹個好的生活環境。我會把孩子托付給家裏的爺爺奶奶。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適合幫助帶孩子。
老人帶孩子的缺點:
第壹,喜歡無條件遷就孩子。
有些老人非常愛他們的孩子。只要孩子哭了,就無條件滿足他們的無理要求。打個比方,孩子需要吃糖。爺爺奶奶知道吃糖太多對牙齒不好,但又不忍心看到孩子哭,就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樣往往會養出邋遢、不講理、不講理的孩子。
二是為了維穩,防止孩子好動。
孩子天性好動,老人們為了家裏不亂,或者怕孩子磕磕絆絆,整天對孩子說“不要動”“不要碰”。不讓孩子嘗試新事物。這無形中阻礙了孩子創造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擔心孩子挨餓受凍。
有的老人怕孩子餓,每次都追著不放,不吃不罷休。有的奶奶怕孩子感冒,給孩子穿很多衣服。別的孩子穿短袖,他們家孩子都要多穿兩件。眾所周知,穿太多的孩子更容易感冒。
第四,不要讓孩子做,大事小事都做。
有些老人覺得孩子還小,不讓他們做。連穿衣吃飯都是老人做的。壹個朋友的孩子是婆婆帶的。四歲時,她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上廁所,上幼兒園被老師嫌棄。
第五,迷信各種民間民間偏方。
這孩子感冒發燒了。他首先要的不是去醫院,而是相信各種民間偏方。
第六,背後說母親壞話。
婆媳之間有些矛盾。有些老人喜歡用零食來教唆孩子,在背後說媽媽的壞話,甚至威脅孩子:“妳媽媽不要妳了。”這不僅挑撥了孩子和母親的親子關系,也讓孩子為了討好雙方,獲得更多的利益,變成了“兩面人”。
第七,固執己見,思想嚴重落後。
有些老人思想守舊,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壞習慣。我覺得我養過孩子,有把孩子養好的經驗。等媳婦出面糾正,婆婆不但不接受,還和媳婦鬧。
第八,不愛幹凈,不講衛生。
有些老人本身就不愛幹凈。孩子吃的食物掉在地上,他們會撿起來繼續餵給孩子吃。或者和寶寶吃壹口我壹口壹口吃。有時候為了省事,孩子的衣服早就臟了,也懶得洗,懶得換。
第九,把孩子當成負擔,不全心全意撫養。
有些老人認為孩子是負擔,每天只負責孩子的吃飽飯。有時候孩子身上濕了也難得換,或者忙著別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幹。孩子自己脫衣服或者鞋子,不及時幫他們穿上,以為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凍能力。
壹個沒有得到適當照顧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會得到回報,因為他可能成為未來社會中的消極個體,構成文明社會的障礙。
孩子如果得不到壹個從環境中做出反應、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就會被剝奪。
在幫助孩子健全發展的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任性的特質——孩子的精神需求。
《麥田裏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壹個詞“守望”。教育不是管理或忽視。在管理和疏於管理之間,有壹個詞叫“看”。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和骨骼,是每個家庭的希望。
孩子的成功是壹個人最大的成功。
父母帶自己的孩子的好處:
首先,它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健全的人格
孩子從小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和關懷,對孩子的人格健康發展非常有利,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孩子性格或行為的偏差,及時糾正。
第二,?開闊孩子的視野,有廣泛的性興趣
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是高學歷,有知識,懂得學習育兒經驗,給孩子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孩子興趣廣泛,眼界更開闊。
第三,孩子活潑,情商普遍高。
父母帶的孩子,物質和精神都很豐富,情商普遍較高。
當妳的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時候,有壹個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是壹件幸事。如果老人不願意照顧孩子,不要怨恨。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祖輩的義務。老人幫孩子帶孩子是義務,不幫是義務。
當妳選擇“打工賺錢養家”的時候,妳就失去了和孩子相處的好時光。是老人的陪伴,給了孩子另壹種愛。
沒有帶好孩子是我的失職,不能怪老人。
第壹,積極溝通,建立良好的代際教育。
通過孝順和智慧與老人溝通。照顧孩子是體力活。當老人身體不好的時候,照顧孩子會非常困難。作為子女,我們應該理解老人的難處,心存感激,多想想老人的難處。平時禮物和紅包和老人互動,讓老人照顧孩子。
第二,父親的責任尤為重要。
有些老人思想落後,對照顧孩子有壹些誤解。溝通不當很容易導致家庭矛盾。這時候父親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第三,有條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
對於老人帶的孩子,父母有條件的話應該回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以便及時糾正問題。
如果妳愛妳的孩子,就和他壹起成長,因為孩子的童年真的不長,錯過了是無法挽回的。
願所有的父母都是放風箏的父母,讓他們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標,手中有分寸,腳下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