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唐子畏——排名第13。
我國乙肝病毒攜帶率較高,約>:10%,這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只有50 ~ 60%發展為肝炎。發生肝炎的患者中只有約1/3發生肝硬化和肝癌,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既不能過度緊張,也不能放松警惕,要註意保護肝臟,要定期檢查,看醫生。
健康人要註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切斷肝炎病毒的口服、血液和性傳播途徑。
發生了什麽,妳應該去看醫生。
癥狀
由於這種疾病可能被誤診為流感,或者由於壹些患者沒有癥狀,許多肝炎病例沒有得到診斷。常見的肝炎癥狀有:
厭惡石油,食欲不振,和下降。
軟弱和懶惰。
低燒。
肌肉或關節疼痛。下肢很累很不舒服,稍微活動壹下就很難支撐。
進食後常加重惡心、嘔吐、腹脹。
腹痛。右上腹有持續性脹痛,部分患者可有針刺樣或牽引樣疼痛,活動及久坐後會加重,臥床休息後緩解,右側臥時加重,左側臥時緩解。
部分患者尿液呈黃色,如濃茶,大便淡或灰白色,腹瀉或排便。
黃疸,皮膚黃,眼睛黃。
以下情況看醫生。
持續的流感樣癥狀或其他更嚴重的表現。慢性肝炎會導致肝硬化甚至死亡。
壹個朋友或家庭成員患有肝炎,所以妳也可能被病原體感染。
妳的癥狀出現在妳去過肝炎高發的國家之後;在妳的旅行中,妳也可能會得這種病。
當妳得了肝炎,妳的皮膚會有壹些變化。因為皮膚的變化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如果妳有這方面的知識,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是有幫助的。
說到肝炎的皮膚變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黃疸、皮膚發黃、眼睛發黃。這裏介紹的是肝炎的其他幾種皮膚表現。
(1)皮疹
感染病毒性肝炎,1/5-1/3的人可出現皮疹。常見的有紅斑和斑丘疹。這些癥狀往往出現在黃疸或其他癥狀出現前1-6周。有的人有皮疹,比如猩紅熱患者的皮疹,有的是過敏性紫癜、多形紅斑,有的是神經血管性水腫。所以,壹旦出了疹子,別忘了檢查肝炎。
(2)兒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這種皮炎的患者多為2 ~ 6歲的學齡前兒童,少數為青少年。此時皮損壹般分布在面部和四肢末端,大小兩三毫米。是圓拱形丘疹,丘疹之間不融合,不癢。更小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大的皮疹。大約半個月後至1個月,皮疹可逐漸消退。皮疹消退後,出現了肝炎的其他癥狀。
(3)蕁麻疹
感染肝炎病毒後,有些人會出現急性或慢性蕁麻疹,而且會反復發生。嚴重者可伴有高熱、腹痛等全身癥狀。這種蕁麻疹不同於壹般的“鬼風疙瘩”,不易消退,持續時間長。
(4)指甲變化
肝炎患者指甲的甲床變得渾濁,人們形容為“白指甲”。指甲呈彌漫性白色,有時指甲前端只有壹小部分保持粉紅色。
(5)頭發的變化
有些肝炎患者頭發比較稀疏。男性患者的胡須、腋毛、陰毛也會減少。這與男性肝炎患者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6)皮膚瘙癢
肝炎患者有全身皮膚瘙癢,有的是暫時性的,有的是持續性的瘙癢。尤其是黃疸患者,早在黃疸前幾個月或黃疸後壹年就出現皮膚瘙癢。
(7)皮膚色素沈著
肝炎患者如果得不到認真治療,或者病情嚴重,可能會轉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全身的膚色都會變成深棕色。
(8)蜘蛛痣和掌紅斑
有些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會出現“蜘蛛痣”和“掌紋紅斑”。
“蜘蛛痣”是皮膚上出現的小紅點。這個小紅點比皮膚略高,壹些細小的毛細血管從紅點向外延伸,看起來像蜘蛛的四肢和腳,所以叫“蜘蛛痣”。如果妳用鉛筆尖按小紅點的中心,擴張的毛細血管就會消失,壹旦松開鉛筆尖,它們就會重新出現。
這種蜘蛛痣常出現在面部、頸部、上肢,肚臍以下少見。如果患者肝功能好轉,蜘蛛痣也會減少甚至消失。
手掌或指尖出現掌紅斑。出現在手掌時,位於拇指和小指的魚際和魚際。這些部分是彌散的、齊平的,壹按就掉色。
1/4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有皮膚改變。如條紋狀條紋、指甲下出血和紅斑狼瘡或局限性硬皮病等皮膚表現。也有炎性丘疹患者,中央有小膿皰,結痂後留下疤痕,像打疫苗後留下的疤痕。其他病人會有“混合冷球蛋白血癥”。病人皮膚上有紫紅色的斑點,關節痛,還有壹些腎臟疾病的癥狀。病人很虛弱。
1,什麽是肝炎?
中毒性肝炎是由毒物、毒素等特殊物質中毒引起的;引起病毒的人被稱為病毒性肝炎。所以肝炎壹詞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炎癥的總稱。但目前肝炎是狹義病毒性肝炎的代言。
2.病毒性肝炎可以細分嗎?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七種。根據不同類型的病毒進行分類。1990之前世界公認的肝炎有五種,分別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近年來又發現了乙型和庚型肝炎。目前有七種類型的肝炎。它們分別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乙型肝炎病毒(HFV)和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
3.病毒性肝炎診斷的臨床類型有哪些?
臨床上根據七種肝炎在病原學、血清學、臨床病程、肝臟以外的器官損害等方面的不同表現和* * *情況,常用於診斷的臨床類型有:
(1)急性黃疸型肝炎(少數可轉化為慢性重型肝炎)。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部分可持續或復發,成為慢性,尤其是乙肝、丙肝、丁肝、庚肝)。
(3)慢性肝炎和活動性肝炎。
(4)膽汁淤積性肝炎。
(5)急性肝炎(急性、亞急性、慢性重型)。
4.七種病毒性肝炎中哪種感染率最高?
1996第二次全國肝炎調查顯示,甲型肝炎平均陽性率(請註意不是發病率)為80.9%,是我國甲型肝炎總感染率。然而,80.9%的人並沒有生病,只是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甲肝病毒感染率江南為75.5%,江北為86.7%,農村高於城市。乙肝感染率為57.6%。丙型肝炎感染率為3.2%;丁型肝炎感染率為1.15%。戊型肝炎感染率為18.1%。
5.急性黃疸型肝炎有什麽癥狀?病程多長?
急性黃疸型肝炎壹般起病急,可分為三期。
(1)黃疸前期:持續數日至半個月,全身無力不適(小兒低熱),約1/3起病急,輕或中度發熱,或高熱伴寒戰。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和腹脹,少數有肝區疼痛、腹瀉或便秘。根據發病時癥狀突出的特點,流感類型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消化不良主要在消化道;上腹部劇烈疼痛、寒戰、黃疸的膽道疾病;惡寒、發熱、敗血癥伴黃疸、風濕伴關節肌肉疼痛發熱等。這些對於早期診斷非常有用。
(2)黃疸期:約2-6周。這個階段黃疸加深,尿色暗黃,鞏膜(白眼)皮膚發黃,壹到兩周達到高峰。大多不再發熱,大便顏色變淺,消化道癥狀明顯加重,皮膚瘙癢,肝腫大,有叩擊痛。部分患者大便呈泥色,肝功能明顯受損。
(3)恢復期:兩周至四個月,上述癥狀在兩周左右開始逐漸消失(兒童病程較短),恢復較快。大約5%的成年人患有長期的肝炎後綜合征,伴有肝臟疼痛、不適、食欲不振和疲勞。有些患者,比如乙肝,由於免疫等原因,可以發展成慢性肝炎。病程半年以上。
6.如何早期發現肝炎?
有了以上的肝炎知識,再警惕和充分重視以下問題,完全有可能早期發現肝炎。
(1)最近半個月-半年有肝炎患者密切接觸史;輸血、血漿、白蛋白、人造血或胎盤白蛋白;用過的註射器,拔牙,手術等。也就是有壹種感染肝炎的途徑。
(2)最近幾天,如果上面問題15中提到的(1)黃疸癥狀,休息後仍無改善,且無其他原因,則應檢測虛證肝炎的可能性;如果有肝腫大和黃疸,應高度懷疑肝炎的可能性。
(3)有接觸史和自覺癥狀體征者,應盡快做實驗室檢查和尿檢。如果做三膽尿檢,如果發現尿膽紅素陽性(正常人是陰性)。當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轉氨酶)升高時,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癥狀較輕,起病較慢,可懷疑為黃疸性肝炎。
(4)檢查肝炎病毒的抗原和抗體,了解是什麽類型的肝炎。甲型肝炎患者,甲型肝炎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HAVIgM)陽性;乙肝患者抗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其他類型均可檢出。
7.黃疸是怎麽形成的?
鞏膜(俗稱白眼)和皮膚發黃稱為黃疸。黃疸的發生與紅細胞的破壞、肝臟的正常功能和膽道的通暢有直接關系。
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從骨髓產生到死亡約65,438±0.20天,紅細胞破壞產生的血紅蛋白約為每天250-300毫克,會轉化為間接膽紅素,在肝臟中被肝細胞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分泌到毛細膽管中,成為膽汁的主要成分,從膽管排出。在小腸和大腸內細菌的作用下,直接膽紅素會還原為尿膽素原,每天排出約40-280 mg,大便會被染色。另壹部分重吸收到肝臟,通過血液從腎臟排出,稱為尿膽素原(每天排出約0.5 mg-4 mg)。
上述正常過程周而復始,直至生命終結。
當上述過程的任何壹個環節發生病變時,膽紅素就會回流或滯留在血液中。當血清膽紅素超過34.2微摩爾/升(2毫克%)時,膽紅素會滲入鞏膜和皮膚粘膜,出現黃疸。
8.為什麽肝炎會有黃疸,為什麽尿液像濃茶,為什麽大便是白色的?
在肝炎中,肝細胞發炎、受損、雕亡和壞死,肝小葉被破壞。間接膽紅素不能轉化為直接膽紅素,使黃疸加深。但大量返回血液的直接膽紅素可溶於水,經腎臟排出體外,故尿液為濃茶色。部分患者由於膽管炎癥和壞死組織,暫時不能將膽汁排入腸道,所以大便變黃,變成白色粘土樣大便。
9.為什麽肝炎患者的肝區會疼?
急性肝炎患者,由於肝細胞的炎癥、充血、腫脹、滲出、壞死,使肝實體增大,使肝外被膜極度拉伸,肝被膜上的神經與膈神經相連,屬於脊髓神經支配。當肝包膜上的神經受到壓力、炎癥和化學物質的刺激時,沖動可傳至大腦,產生脹痛、鈍痛、重壓或針刺樣疼痛。患者體檢時常有壓痛、叩擊痛。
慢性肝炎、肝炎恢復期,因肝腫脹引起的肝包膜緊張相應減輕,肝功能明顯改善或正常。但是,肝區有隱痛。壹是需要排除肝包膜周圍炎癥、膽囊和膽管感染、肝癌、膽汁外滲或肝細胞大面積壞死等短期內可引起肝區疼痛的情況。疼痛也和個體的敏感程度有關。大部分患者治療後疼痛可完全消失,少數患者可能會有疼痛,因為腦中的疼痛是久病後固定的,壹時難以消除。
10.為什麽肝炎患者容易出血?
肝炎患者,尤其是晚期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常可見牙齦出血、流鼻血、皮下斑變、便血、嘔血、血尿、食管靜脈破裂出血、註射部位出血、臀部紫色疤痕、血性胸腔積液和腹水。原因如下:(1)肝炎時凝血因子合成減少。(2)肝炎時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加。(3)具有止血作用的纖維蛋白溶解出血。(4)血小板質量異常,數量減少,質量受損。(5)肝炎病毒或抗原抗體復合物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大量微血栓形成,阻斷肝、腎、腦血流,引起組織缺血、壞死和出血。(6)內毒素血癥與出血密切相關。(7)繼發感染激活凝血系統形成大量血栓,導致出血。總之,肝炎出血的原因比較復雜,有些機制還不清楚。僅列舉以上原因。
11.肝病中為什麽經常出現血管痣和肝掌?
患急慢性肝炎時,肝臟使雌激素失活的能力明顯降低。結果雌激素增加,在體內蓄積,使體內小動脈擴張,形成蜘蛛樣痣(血管痣)。大小如米粒,約2-3厘米,從1-2到幾百不等。多見於臉頰、胸部、上肢、手和背部。當妳用針帽按壓蜘蛛痣擴張的部分,分布在網絡中的蜘蛛腳消失,壓力減輕,恢復原狀。血管痣的發生率在急性肝炎中約為65438±0%,在慢性肝炎中約為54%。蜘蛛痣的出現往往與肝功能的狀態平行。肝功能惡化時升高,好轉後逐漸消失。
肝掌的病因和血管痣壹樣,主要發生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掌部。肝炎患者的手掌、大魚際、掌面及手指根部有粉紅色胭脂樣斑塊和斑點,按壓時褪色,久則變成紫褐色。肝掌也隨著肝功能的改善而減少或消失。
12.肝炎患者出現某些性功能改變的原因是什麽?
和上面問題的原因壹樣,由於肝炎患者體內雌激素失活的不平衡,體內雌激素的增加不僅引起毛細血管擴張的血管痣和肝掌,還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男性乳房發育和睪丸萎縮,延緩性功能。長此以往,還會造成皮膚細胞中黑色素的增加,造成肝臟的黑臉。皮膚形成細胞中黑色素的增加導致肝臟的黑臉。皮膚形成細胞中黑色素的增加導致肝臟的黑臉。
參考資料:
www.fudanyueda.com/gykp/gyz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