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風後如何恢復,預防並發癥,改善家居環境

中風後如何恢復,預防並發癥,改善家居環境

中風對整個家庭來說是壹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中風不僅危及生命,而且中風後的日常生活壓力非常大。那麽中風後如何讓家人快速康復呢?下面給大家壹些康復建議。

中風後的壓力

王老師的父親中風了。作為獨生女,她不僅要照顧父親,還要安慰身體不好的母親。她丈夫對她忽視家庭很不高興,她的老板臉色蒼白,因為她經常請假。王小姐感到筋疲力盡,她快要崩潰了...長期照顧病人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但中風往往來得很突然,病人和家屬都毫無準備。中風的部位和損傷程度不同,留下的後遺癥也不同。

中風初期,病情變化快,必須有人陪伴。醫院的執業護士會教家屬如何照顧他們,但他們必須多練習才能掌握技能。比如,他們要避免拉扯病人虛弱的肢體,這會對照顧者造成脫臼或人身傷害,還要克服心理障礙去清理病人的排泄物。即使請了專業護士來照顧,“家屬也應該知道護理的重點,以便監控質量,”該院中風中心的護士執業者鄧義賢提醒說。既要滿足基本的清潔和進食需求,又要防止並發癥。

需要預防的並發癥●吸入性肺炎:

部分腦卒中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胃和食管的內容物可能會逆流嗆入或吸入肺和氣管,產生炎癥。要幫助患者經常翻身,每天做3 ~ 4次扣背(避開骨頭,從下往上扣患者背部),每次持續5 ~ 10分鐘,這樣痰更容易咳出來。

●尿路感染:

更容易患肢體障礙、長期臥床和導尿的腦卒中患者,應每天給予足夠的水,咨詢醫生或藥劑師,服用能預防尿路感染的食物,如蔓越莓汁、葡萄柚汁等,保持導尿管和尿道口的清潔。

●壓瘡:

如果中風患者長時間不能活動身體,皮膚持續受壓,就會造成皮膚缺血、破皮、壓瘡。最好每隔2 ~ 3小時為患者翻身,及時做關節運動,保持皮膚清潔幹燥,或用氣墊或減壓墊分散壓力,平衡體重,每天檢查皮膚有無紅腫、破損。

照顧中風患者是漫長而艱巨的。照顧者要懂得及時緩解壓力和負面情緒,尋求外界支持。“有問題可以問護師”,臺大醫院中風中心護士長瓊提醒,護師不僅了解病人的情況,還可以作為醫生和家屬之間的橋梁,幫助尋找社會資源,制定出院計劃,讓病人的護理過程更加順利。

改善家居環境,安心生活。當患者出院回家時,也要對家居環境進行調整,以保證患者的安全,避免意外發生。因為中風患者站立和行走都不穩定,容易摔倒,手也無力,坐下來也不壹定能站起來。1.屋內外的動線上要有穩固的扶手或家具,以免摔倒。2.保持地面清潔幹燥,不堆積雜物。地毯或小地墊會增加地面摩擦力,造成掉落,但容易絆倒,最好去掉。3、行動障礙患者,應拆除門檻,或在門旁安裝直桿。4.衛生間使用水平或外推拉門,地面使用防滑磚,或加防滑條、墊,用後立即拖地。廁所、浴缸和水槽周圍也應安裝扶手。5.活動空間要有足夠的光線,安裝小夜燈,防止患者晚上在黑暗中滑倒在廁所。6、簡化病房裝修,方便患者進出。7、選擇硬靠背、重、底面積大、更穩固的座椅,椅面高度約等於小腿長度(或不超過小腿長度10 cm),避免患者摔倒。8、床不要太高,這樣病人下床時腳不會懸空,可以踩在地上。床的旁邊要有固定的家具或扶手,便於抓握。目前各縣市長期護理管理中心提供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評估服務,並提供費用補貼,可供腦卒中患者家屬更多使用。

管灌飲食和自制50/50。

隨著病情的不同階段,中風患者的飲食有不同的調整。急性期大部分患者不能正常進食,必須用鼻胃管供給營養。管灌飲食可分為商業配方和自制自然攪打配方。商業配方品牌多,同質化程度較好。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郭說:“五到六罐就能達到每日推薦攝入量。”。而商業配方缺乏植物化學物質和稀有營養成分,建議以天然自制攪打配方為主,或者商業配方和自制攪打配方對半搭配,達到更好的營養平衡。

自制攪拌配方,“最重要的是衛生安全,器皿和水要幹凈。”郭提醒說,由於營養濃度高,細菌很容易滋生。拌好後要放冰箱冷藏,24小時內食用。

攪打配方的配料要多樣化、均衡化,可以用南瓜、土豆、紅薯、山藥做澱粉;雞蛋、鯖魚、鮭魚、豆腐、牛肉、雞肉和豬肉都來自蛋白質。蔬菜以胡蘿蔔、菠菜等綠色蔬菜為主;油脂方面,可以使用含有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葵花油,也可以加入酵母粉、澱粉作為營養補充。除了請醫院營養師提供混合配方外,還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護管理中心申請壹名家庭營養師上門,建議符合患者需求的配方。

中風患者也應該健康飲食。中風後,25 ~ 45%會有吞咽困難的後遺癥,可能導致食物攝入不足、脫水營養不良,或嗆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飲食註意事項如下:●調整質地,方便吞咽:

粥、紅薯、南瓜、芋頭、蔬菜、魚、肉、豆腐等軟而固體的食物可以煮到軟,也可以搗碎到稠而均勻,更容易食用。為了讓病人開心,不要把所有的成分混在壹起。“食材要分開處理,放在漂亮的盤子裏,患者會更容易接受,”郭建議,患者也可以吃手拿蜂蜜或奶油的蒸紅薯,也會有康復的效果。

●攝入高稠度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和吞咽反射;

稠的流質食物有果漿、茶、芝麻醬、酸奶、奶昔等。增稠劑也可以加入到液體食品中。考慮到方便,可以使用商業增稠劑,但從營養角度來說,“最好使用天然米糠、嬰兒小麥粉、白粉,”郭指出,不僅有增稠效果,還增加了熱量和營養的攝入,還很好吃。

●少量用餐:

因為粗膳食體積大但營養密度低,可以增加到壹天6餐,以獲得足夠的營養。

●避免容易引起咳嗽的食物:

吞咽困難患者除了稀液體外,還要避免湯圓、年糕、糯米制品等粘性食物,以及幹燥易碎的餅幹、鳳梨酥、面包、年糕等。

對於無吞咽困難的患者,為防止中風復發,飲食應均衡多樣,清淡少鹽,以魚、雞等低脂肉類為主,多吃高纖維蔬果、糙米、五谷雜糧,避免便秘,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疾病,壹定要遵循疾病的飲食建議。

至於服用抗凝血藥克邁丁的患者,由於維生素K會降低克邁丁的藥效,所以要控制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菜花、白菜等深綠色蔬菜(壹天不超過半碗)、蘑菇、木耳、豬肝、綠茶等。綠色蔬菜的食用要保持壹致,避免某壹餐大量增加。不宜食用同樣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健康食品,如銀杏、紅曲、魚油、納豆激酶,或當歸、丹參等中草藥。

陪伴和守護讓病人不孤獨。

突發中風,原本健康的人突然變成了病人,壹切都靠他們。患者自己也會感到恐懼和失落,也會責怪自己給家人帶來負擔。“他們真的需要知道他們仍然受到關心和重視。”鄧義賢說,中風後要學的東西很多,家人要耐心包容,引導患者積極思考,避免患者在中風前糾結於自己做錯了什麽或者因緣太深。

就算看護照保護,家人也要輪流探視。尤其是在妳病情穩定後,患者需要家人的支持才能度過康復的艱難考驗。“讓患者對未來抱有適度的希望,”程說。她見過很多病人,因為家屬很少探視,康復意願低,壹切靠護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預後。

此外,中風患者往往因為行動不便或說話不清而不願出門,對外界感到恐懼。可以鼓勵他們多外出,幫助安排休閑娛樂,參加社交活動,不僅有助於康復,也有助於患者減少負面情緒,更快地重建生活。

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中風復發

患過壹次中風的患者,中風的發病率會增加到普通人的9倍,生活自理和日常生活獨立的程度會隨著每次中風而惡化,所以預防再次中風非常重要。患者要每天監測血壓,遵醫囑控制原有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同時也要適量運動,避免肥胖。

為了立即治療,護理人員應記住中風的先兆,如果出現警告信號,應立即尋求醫療建議。“有些人癥狀較輕,容易被忽視,延誤病情”,該院中風中心黃光裕提醒。此外,短暫性腦缺血的癥狀可能在24小時內消失,使患者認為自己太累而無暇顧及,也沒有就醫。事實上,有這些癥狀的患者很可能在壹年內發生大中風,因此不可大意。

如果患者再次中風,護理人員壹定要冷靜,要提前知道最近的急救醫院要叫救護車到有能力處理中風的醫院(見“治療”),記住發作時間,準備好患者的病史和藥物信息,以便醫護人員在短時間內正確處理。

如果妳獨自生活或獨自外出,妳應該隨身攜帶妳的病史、藥物和緊急聯系方式。“沒人知道事故什麽時候會發生,”黃光裕表示。中風患者經常摔倒在路邊,被送往醫院。他們找不到任何證件和資料,也聯系不上家人,就這樣錯過了治療的黃金三個小時。

中風真的像壹場風暴,瞬間改變患者的生活。但在完善的身心護理和積極的康復治療下,即使依賴程度增加,腦卒中幸存者仍有可能回歸正常生活,重新找到新的定位和人生價值。

  • 上一篇:王思聰深夜在街頭炒飯。炒飯的過程很有技巧。是為了討好女朋友嗎?
  • 下一篇:什麽是蛇瘡?有治愈的方法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