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麽治療丹毒?
中醫認為丹毒的病因主要是火毒,可由風濕熱之邪化火所致。其中,發生在面部的,又稱為“火膽”或“大頭文”;發生在下肢的稱為絲蟲病;發生在新生兒或兒童身上的丹毒稱為赤泳丹或泳火。辨證論治可分為四型。
(1)風熱盛證見於頭、耳、臂等。,燒紅,嚴重者眼睛緊閉,無法睜開。伴有口渴,大便幹燥,舌紅,苔薄黃,脈滑。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為主,方劑以化斑解毒湯加減。
(2)肝經火郁證多見於胸腹部、腰背部、肋部、臍周等。,舌質紅,苔薄黃,脈數。治療以清肝利濕退熱為主,方劑以柴胡清肝湯加減。
(3)濕熱火證常發生在下肢、小腿、大腿、腳背等部位。,有紅腫灼熱,向上擴散,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行走困難。伴有厭食,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為主,方劑以利水潤燥湯加減。
(4)熱毒入營證證候範圍廣,證候重,可見譫妄、躁動、惡心、嘔吐等各種不良證候。治療以涼血解毒、清心開竅為主,可用清瘟敗毒湯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神誌不清者,加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或牛黃清心丸,任選其壹。
可以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外敷。壹開始用仙人掌、馬齒莧、芙蓉葉、綠豆等。,選壹個,搗碎外敷,幹了再換。中晚期紅腫稍退,可以用金霜或者如意黃金粉加蜂蜜水塗抹。
對於反復發作的丹毒,可以吃藥預防:生薏米30g。每天煎1次。
治療期間註意休息,多喝溫水。並與健康人隔離,避免接觸。忌辛辣、腥、油膩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丹毒
丹毒中藥藥方(僅供參考)
1.丹毒中藥方劑——普濟消毒湯、牛蒡吉傑湯(僅供參考)
處方藥為牛蒡子10g、薄荷3g、桔梗6g、板藍根15g、黃連3g、黃芩6g、金銀花15g、連翹10g、赤芍10g、牡丹皮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分兩次服。
丹毒適應癥(頭和臉)
根據說法,丹毒發生在頭面部,為天邪、熱疫毒,或風熱之邪化為火毒。疏風清熱解毒之法。方中普濟消毒飲能祛風邪、清熱解毒;牛蒡吉傑湯能祛風、清熱、涼血、消腫。
2.丹毒中藥方劑加味清熱解毒湯(僅供參考)
石膏30-60g、連翹15g、葛根30g、柴胡30g、金銀花30-90g、赤芍15g、黃芩15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30g、重樓20g、紫花地丁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分兩次服。
適應丹毒(下肢)
據說下肢丹毒屬於濕熱下註,活血泄火毒。治療要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石膏、連翹、葛根、柴胡、金銀花、赤芍、黃芩、蒲公英、野菊花、重樓、梔子都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川貝、當歸、乳菇、牡丹皮、穿山甲、皂角等。* * *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柴胡DC。和野葛DC。在方劑中,清熱解肌具有良好的解熱作用。
3.丹毒中藥方劑曲丹湯(僅供參考)
處方為沙參12g、知母12g、牡丹皮10g、地骨皮1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生地3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分兩次服。
丹毒(所有部位)適應疾病
中醫認為,丹毒的病因是因為火毒侵入人體。內因是體內火盛,血熱,氣滯血瘀,經絡不通,外赤如丹毒,口幹,內便秘,煩躁。所以選擇金銀花、連翹、薄荷、葛根降溫散熱。蒲公英、紫花地丁、黃連、大黃能清熱解毒,疏通付琪;珍珠母和幹地龍清熱燥熱。熱毒之邪的消除,會解除腫脹和熱痛;瘀血消除,經絡通暢;當臟腑之氣通暢時,能使糧食化為津液,這時口幹、煩躁等癥狀就消失了。
臨床癥狀:發熱惡寒者,加金銀花15g、連翹12g、蓮藕12g、蘆根30g熱毒持續,患處有明顯腫痛者,加水牛角15 ~ 30g(先煎),川黃連3g;10g大黃治便秘(下背);血瘀證、舌質紫暗者,加赤芍12g,丹參10g;有高血壓病史,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者,分別加珍珠母30g(先煎)、女貞子12g、枸杞、幹地龍。
三、丹毒穴位治療法(1)
A.體針
(1)取穴
主要穴位:地極、雪海、三陰交、豐隆、太沖、阿是穴、四手穴。
配穴:下肢:陽陵泉、商丘、足三裏、郭利;頭面部:壹峰、頭尾、四白、合谷。
阿是穴位置:焦點區(下同)。
(2)治療
以要點為主,酌情加分。針刺穴位得氣後,用姬旭補瀉法的瀉法(快進針慢退針,先深後淺)提撚1 ~ 2分鐘,刺激要強。留針20 ~ 30分鐘,每10分鐘運針1次。阿是穴,用三棱針或皮膚針,可以加拔罐。也可以電針阿是穴(操作同電針“癤子”節)。用粗細針或三棱針在四峰穴穿刺粘液,每日1次。
(3)療效評價:針刺治療64例,治愈58例,顯效4例,無效2例。但長期療效並不理想[4,8]。
中藥可以便宜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