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內熱十癥;
1.手心熱,腳熱,不想靠近衣服被子。
2.想到冷飲和冷食,心裏就熱。
3.口幹、口苦、咽幹、惡心。
4.睡眠不安,盜汗,狂汗,遺精。
5.發熱(高燒、低燒或低體溫)。
6.出血(鼻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都是陰虛內熱引起的)。
7.頭暈,心悸,全身無力,面色蒼白。
8.大便幹燥,小便黃或黃赤有熱感。
9.脈沖數、大數和串數。
10.舌苔黃或膩,幹而少津,或褐而少津。
=======================================================
能滋陰降火,調理脾胃的食療偏方;
1,百合枸杞肝
取百合50克,枸杞30克,冬蟲夏草10克。洗凈後加水燉煮,小火燉煮20分鐘左右,加入豬肝或羊肝50克和適量調料,煮30分鐘左右。分批吃肝喝湯。
本方滋補肝腎陰虛,補益肝血。
2.首烏枸杞肝片
用豬肝200克,制何首烏60克,枸杞15克。將制首烏和枸杞子加水煎煮,得濃縮汁;豬肝切片,與豆粉、鹽、醋、糖、醬油拌勻,用植物油炒熟,放入汁、蔥、姜。拿兩次。
本方滋補肝腎,補益肝血。
3、枸杞山藥燉
取羊肉500克燉至肉爛,加山藥500克切塊,配枸杞100克。小火燉半小時,適當加入調料。
本方溫補腎虛。
4.參芪胎盤液
黃芪100克,枸杞60克,人參30克,胎盤粉20克。將人參、黃芪、枸杞子加水煎煮,得到濃縮汁,加入胎盤粉,攪拌均勻。每次服用10 ml。
本方滋補肝腎,益氣養血,溫腎填精。
5、腸耳海參湯
取豬大腸300克,海參30克,黑木耳20克,調料適量。將豬大腸翻出內壁,用細鹽擦幹凈,切段;海參用水做,切成條狀;將木耳用溫水洗凈;向鍋中加入水和香料,燉30分鐘。大腸煮熟後,喝湯吃腸。吃飯的時候吃。
本方滋陰清熱,潤腸通便。適用於治療陰虛腸燥型便秘。
6.思仁通便飲
用10g甜杏仁、松子、火麻仁、柏子仁。將四粒* * *搗碎,加入500毫升開水,加蓋片刻。喝茶。
這個食譜潤腸通便。是老年人津液不足、陰虛便秘的理想輔助飲品。
7.百合銀耳湯
取鮮百合、銀耳各30克,燕窩10-30克,雪梨1,冰糖適量。用冰糖等材料燉糖水。
本方具有養血涼血、健胃的作用。
8.玉竹稀肉湯
用瘦肉250克,玉竹30克。* * *做湯。
此方適用於熱大便引起的便秘。
9、冬季玄參粥
取麥冬15g,玄參100g,大米100g,冰糖適量。煮粥吃。
本方適用於陰虛火旺的口腔潰瘍。
10,大棗地黃粥
用酸棗仁20克,生地15克,粳米100克。煮粥吃。
本方具有滋陰安神的作用。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請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