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還是有希望的。只要癌細胞出現了遠處轉移,比如乳腺癌轉移到了肝臟,結腸癌轉移到了肺部,也就是第四期癌癥,都被稱為晚期癌癥。但是,癌癥晚期是可以細分的。如果是單個器官或寡轉移,癌癥晚期是可以治療的,有些患者甚至可以長期存活甚至治愈。對於這些治療有希望的患者,我們還是不能放棄。我們應該堅持治療。通過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有望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這些患者需要繼續住院接受治療。
(2)沒有希望,壽命很短。如果是癌癥晚期,壽命只有兩三個月。說白了就是壹種“等死”的狀態。那麽就要具體分析了。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普遍良好,能吃能喝,生活能自理,沒有疼痛等不適,我建議這些患者回家,好好陪陪家人,能吃能喝,平安度過最後的日子。如果患者病情嚴重,無法進食或飲水,並有嚴重的癌癥疼痛,這些患者可以考慮在醫院接受治療。有些醫院專門開設了臨終關懷病房,就是為這些癌癥晚期患者準備的。在醫院可以接受靜脈營養,塗止痛藥緩解疼痛。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壹樣。有的地方講究落葉歸根。當妳死時,妳必須呆在家裏。當病人生命垂危時,盡快聯系車輛送回家。還有的地方不允許人死在家裏,要求病人死在醫院,所以在病人快死的時候,盡快送到醫院。
要看具體病情,不能簡單說有必要或者沒必要。
有人會說,癌癥晚期了,還有必要住院治療嗎?妳是個只想從病人身上榨取錢財的醫生。這顯然是對醫院和醫生的偏見。癌癥晚期是否需要治療要看情況,當然也要結合患者和家屬的意願。這並不是要堅持做什麽。患者及其家屬擁有最終決定權。醫生能做的就是告知和建議。
有些癌癥即使在晚期也有機會治愈,例如某些淋巴瘤、絨毛膜癌、結直腸癌伴可切除的肝或肺轉移等。當然值得治療,不治療就可惜了。當然,我之前說過,妳只是不想被治愈,不想要這個機會。那也是妳的自由。任何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治療,也應該尊重。但作為醫生,他會反復告訴妳,盡可能給出建議。
有些癌癥晚期無法治愈,但可能通過治療長期控制,可以帶著腫瘤存活很長時間。這種情況,從醫學角度來說,還是建議治療,治療也是很有價值的。但真正的問題可能主要是錢。沒錢的話,真的很糾結。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患者和家屬需要坐下來討論,充分溝通,理性思考後,量力而行。
有些癌癥無法治愈,無法控制,治療效果差。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保持理性,不要過度主動和過度治療,根據情況適當介入,想放棄,充分理解,支持。
我老公2065438+2008確診癌癥晚期,意外發現得了癌癥。當時去醫院看其他病,治療期間炎癥無法治愈。他吃了快兩個月的消炎藥,也不好。主任說情況不好,讓他去腫瘤醫院做穿刺。後來他去腫瘤醫院做了全面檢查。確診為鼻咽癌晚期,淋巴、肺轉移,屬於未分化型。分期是T3N2M65438。
那年確診後,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當時特別害怕,以為是晚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後來我托人去醫院給導演看了他的片子和報告,說他的病情可能會治好。前年有個類似的,現在還好好的。聽了主任的話,我更加堅定了治療的信心。反正我會先進行治療,然後主任讓他轉到她的科室。其實在化療的1-2階段,他也沒什麽感覺。每壹期在醫院大概是10天,他會回家休養21天再去醫院繼續下壹期化療。到了3-4期,他脖子上的淋巴液突然瘋長,脖子右側很大。當時他的脖子不能左右活動,頭痛加重。看他當時的心情,也跌到谷底了。我不敢亂說,怕他覺得難過。那段時間他出門都捂著脖子,怕別人看見。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麽,但我看著他的臉就不想說話,怕影響他的心情。那段時間,他不跟任何人聯系,每周也不回母親家,怕母親看出他病了,壹直沒有告訴家裏任何人。
後來主任研究後說,先做手術吧,再繼續化療。長這麽大,人就更苦了。手術持續了3個小時,切下的組織給家屬看。打點滴壹周後出院,20天後繼續去醫院化療。得出的結論是:之前四次化療全部失敗,化療醫生給5-6期換了新藥,但還是不太敏感,7-60。9-10化療與放療同步。最痛苦的是放療開始壹周後,他的脖子和喉嚨都開始腐爛,連喝水都很痛。他晚期脖子上有很多包,所以放療部位特別大,放療時間也比別人長。當他痛苦的時候,他不喝水也不吃東西。最後,他只能服用營養藥物來維持生命。在那短短的時間裏,他只能做流食,卻什麽都沒吃,喉嚨也是。他不吃也沒辦法。放療後,他的臉全黑了,脖子和周圍都爛了。每天,他把藥放在喉嚨上,噴上藥粉來減輕疼痛。放療壹個多月,他每天瘦壹斤,特大的肚子突然不見了。他的體重從85公斤降到了60公斤。看著當時的他,很擔心,怕他撐不下去。當時他覺得就像壹場噩夢,不想再去回憶。
放療終於做完了,化療兩次檢查,他說病情控制住了。在他治療期間,我壹步壹步陪著他。他非常強壯。他經常說,如果到了那個時候,他要求放棄治療,不想再痛苦了。幸運的是,他最終克服了它。
他是中晚期,待遇差不多1年!所以後期壹定要去醫院治療。現在醫療水平每天都在提高。也許有壹天會有特效藥。還是要打。如果年齡太大,最好保守治療。
癌癥現在正發展成壹種慢性病。以後會有更好的藥物,更好的治療方案,以後可能會治好。
癌癥晚期,更重要的是留院觀察。患者此時痛苦萬分,住在家裏的家屬身心不堪重負,照顧起來非常不方便。回家就是放棄治療,對患者打擊很大。病人最後因疼痛而死。以我遇到的壹個肝癌女孩為例。在她去世的前三天,這個生病的孩子痛得聲嘶力竭。在四層住院大樓的每層樓的兩個病房中,每個病房都能聽到女孩的哀嚎聲。這是非常可怕和可憐的,就像她被折磨。三天了,女孩的哭聲慢慢變成了呻吟,最後變得沈默,最後安靜。試想這樣的病人如果呆在家裏會是什麽樣子。
本文介紹:癌癥到了晚期,就要繼續治療。我的回答是:癌癥晚期患者,除了痛苦,也給患者和家屬帶來很多困難。至於是否繼續住院治療,要看治療對延長壽命的效果和大家的看法。
住院可以減輕痛苦,有助於治療。然後,我覺得應該繼續治療!癌癥晚期患者普遍消瘦,抵抗力下降,常伴有劇烈疼痛。住院期間,對癥營養支持和適當使用鎮痛藥物,可有效緩解疼痛,顯著提高生活質量。
有句老話“子欲養而親不在”。壹生的緣分就是壹家人聚在壹起。只要有壹線希望,我們就應該抓住它。有條件的話,留院進壹步治療,不壹定能延長生命,但能明顯提高生活質量。
治療無濟於事。生命的盡頭,會有死亡,我們誰都無法避免。確實,因為癌癥晚期,治療沒有意義,患者本人也拒絕繼續治療,建議回家休息。
有句老話叫“落葉歸根”。很多老人在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總會懷念過去的花和葉。所以他們壹家人聚在壹起,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完成最後的心願。
做壹個孝順的人。癌癥晚期,醫學發展受限,無法很好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自己愛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天,人們都在為生活奔波。忙的時候能擠出點時間,給家人打個電話,壹句問候就能暖人心。
結論:晚期癌癥是否繼續住院取決於治療效果和是否提高生活質量。當然也要征求我的意見,綜合考慮!首先我用壹句廢話來回答妳,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很多時候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
癌癥晚期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但可能是壹個家庭的終結。
與胃癌、腸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類似,癌癥晚期不再是死亡的代言。但只要治療成功與否,費用是絕對高的。
尤其是現在特別流行的帶癌生存,某種程度上就是用金錢換取生命的時間。癌癥導致的貧困,甚至失去家庭,在現代社會並不是個例。有多少家庭因為無法繼續治療費而被動放棄治療?真的無法進行有效的統計。那種痛,只有我們自己心裏才能感受到。
是生命的長度重要,還是回宇的生活質量重要?
許多癌癥都到了晚期,但這只是時間問題。是選擇在病床上度過還是選擇保守治療,度過有限的時光,多看美麗的河山,感受家庭的溫暖?特別是和很多醫生交流過。當癌癥晚期到壹定程度,就不能在病床上治療太久了(感謝媒體,我有壹個強大的圈子)。
其實作為壹個研究癌癥這麽久的隊長,我選擇了後者。人生在於過好每壹天,大概是經歷和看到的太多了。如果到了這樣的狀態,我真的會選擇環顧四周,這永遠是壹個未完成就被推遲的願望。把治療費留給家人。而躺在床上,有太多的不甘心。
@劉永義諾博士。WD374
癌癥晚期要不要治療?如何看待?在醫院還是在家?這些是人們經常爭論的問題。住院肯定要花不少錢,而且沒有定數。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錢,最後每個人都會離開。有必要住院嗎?如何讓患者和家屬心中的天平傾斜?
癌癥晚期不代表癌癥治療不能做。這些治療大多需要住院。部分身體條件和器官功能良好,可以進行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目前靶向治療應用比較廣泛,有些費用也不算太貴。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不多,化療是最常見的壹種。壹般有幾種推薦的化療方案,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治療。畢竟化療是相對可靠的減輕癥狀延長生存時間的方法。
當沒有進行腫瘤治療時,壹些對癥治療也可能需要住院。比如癌痛初期治療,最好住院幾天。癌痛規範化治療需要註意的問題很多,不能簡單理解為吃止痛藥。還有嗎啡、羥考酮、芬太尼等可能引起患者惡心嘔吐的藥物,也需要預防和治療。比如大部分胸腹水的治療也是需要住院的。
如果住院沒有目的,或者治療根本不能緩解癥狀,那麽住院就沒有意義,住在家裏就像住在醫院壹樣。我壹般會建議患者回家,打電話咨詢,來醫院復診,或者上門看病。這個要根據患者的意願和家庭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也有很多醫療機構不能滿足患者和家屬的意願。
癌癥晚期不再指望治愈,目的是緩解癥狀,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我到底該怎麽辦?真的沒有標準答案。患者、家屬、醫生要多溝通,盡力而為。我是@劉永義博士,感謝您的閱讀!
癌癥晚期在大家心目中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壹種情況是指復發轉移,臨床分期為IV期,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晚期;另壹種是癌癥晚期已經發展到壹定程度,沒有抗腫瘤治療的機會,也就是癌癥晚期。
對於第壹種情況,絕大多數仍有機會抵抗腫瘤。雖然有復發轉移,但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或不適,臨床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這種情況無論是住院還是院外口服藥物都是有價值的。比如根據激素受體和Her-2狀態,進行化療、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經過積極的抗腫瘤治療和維持治療,存活時間可能是幾年,甚至十幾年。
第二種情況,患者病情發展到壹定程度,已經失去繼續抗腫瘤治療的機會,進入終末期。此時的治療主要以緩解疼痛為目的。所以,是否需要留院進壹步治療,主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果患者的痛苦癥狀無法緩解,無論是疼痛、喘息還是腹脹,留院觀察都是有意義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以抗腫瘤為目的。
壹般來說,癌癥晚期的壽命相對較短。還有必要繼續住院嗎?兩種情況應該區別對待。
壹、多次治療,病情持續進展。有些癌癥對治療方法不敏感,嘗試了很多治療方法,病情進展無望。
這種情況下,不建議繼續積極治療。壹切的原則應該是減少患者痛苦,提高舒適度,做好臨終關懷。
像這位老年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對治療不敏感,不建議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這時候可以考慮吸氧,使用適當的鎮靜劑、止咳藥、鎮痛藥,提高舒適度。
然後病人兩周後就死了。
2.最早發現並診斷為癌癥晚期。
很多癌癥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第壹次去醫院確診時已經是晚期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情況:
1.對治療敏感的晚期癌癥
上圖老人因為胸痛已經咳嗽好幾個月了。剛去醫院的時候,他被診斷為肺癌晚期,骨轉移,甚至腦轉移。
這種癌癥,後期伴有多發轉移,很多家屬選擇死亡。回去找點偏方試試,吃吃喝喝。
中國在肺癌治療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除了放、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栓塞、消融等都有了很多細致的進展。
這位患者後來接受了主要包括全身化療和腦放療的綜合治療,後來又增加了靶向治療(易瑞沙)。妳知道他能活多久嗎?
三年零1個月後復查:
肺部病變輕微增大,骨轉移控制良好,無進展!大腦枕葉的腦轉移瘤也縮小了。
這三年患者肯定花了不少錢,有時候真的需要量力而行。
除了肺癌,還有壹些晚期淋巴瘤、精原細胞瘤、絨毛膜癌等。對放療和化療敏感,也能大大延長生存時間。
2.對治療不敏感的晚期癌癥
有些患者即使是第壹次確診,也是治療敏感性差的癌癥,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建議再折騰了。
這是壹個不到40歲的女人。她直腸癌晚期廣泛轉移,還發現了多發性肝轉移。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法。
壹般來說,在癌癥晚期,很多人很難達到理想的療效,醫生壹般會詳細介紹整體情況。
適當的時候放手,但求心安。
影像科郝醫生,感謝您的關註!
我現在就面臨這種情況。我媽去年10月確診的結腸癌,已經轉移到子宮了,四期,低分化,印戒細胞癌,腹水,基因檢測。我花了13000元,不在報銷範圍內。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接受了六個療程的化療。今天醫生說我該用的藥都用了,但是沒用。我回家後應該吃點喝點。我先來的。什麽都沒發生。復查後發現腫瘤沒有縮小,化療壹個療程後,人就吃不下飯了。後來他們建議換敷料。同意後,他們進行了兩個療程的化療,整個人都崩潰了,各項生存指數都很低。第二次化療的時候加了八次腹腔熱療灌註,為了控制腹水,但是這八次都沒控制住,壹次五千多,應該是第七次了。但是我媽身體指標真的不行,沒辦法去治療。醫生說,沒有治愈的方法。回家吧。我現在壹直在後悔。我當初堅持治療了嗎?如果有腹水不治療會不會沒那麽快?畢竟沒有化療是不會殺死正常細胞的,自身免疫還是可以和癌細胞抗衡的。現在我媽可能才來幾天。她已經十多天不吃不喝了,腸梗阻也是無能為力。她看起來很糟糕。對於晚期患者來說,化療還是不化療,對家屬來說真的真的很難選擇。去醫院,醫生會給他們。十個月,七個月在醫院,心臟不好,心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