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感冒對應的古代疾病是什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權威機構對冷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界定。《內經》認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可致病,感冒癥狀主要由傷寒、感冒引起。
傷寒有兩層意思:壹是感冒本身會致病。它不僅可以從外部侵入體表,還可以通過呼吸直接侵入呼吸系統。即使天氣暖和,也能引起傷寒,比如吹空調能引起外感病;寒性飲食引起內情,甚至內政外交感情。二、冷空氣中的“寒邪”會導致感冒。這裏的寒邪類似於今天西醫所說的病毒和細菌。
感冒是指由風邪引起的疾病。這裏的風可以是冷風,暖風,也可以是熱風。風攜帶著各種“邪”氣,西醫稱之為病毒,侵害人體。古人把這種風叫做賊風。明白道理的人,無論什麽時候出門,都要穿上風衣,做好防護。感冒主要表現為熱,以咽痛為主要體征。
人們更願意從癥狀來判斷感冒。在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前提下,人們把發燒、流鼻涕、鼻塞、頭痛、咽炎、咳嗽、吐痰等壹系列癥狀稱為感冒癥狀。現在和大家分享壹下這些癥狀的機理。
【如果!【endif】為什麽壹感冒就頭疼頭暈?
由於天氣寒冷,或者空調溫度過低;此外,個人體力較弱,或衣服單薄,頭光禿,體表衛氣禦寒能力較弱,頭部經絡受寒收縮,運行不暢。中醫認為“不作用則痛”,會引起頭痛、頭暈。
溫通氣是調理的關鍵,肺是全身取暖的總指揮部,所以要保證肺系統的正常工作。同時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寒氣繼續侵襲。
二、為什麽冷悶?
正常人體由“衛”守護,中醫稱之為“衛氣”。事實上,在肺系統的控制下,身體的熱量從身體的皮膚和頭發毛孔有序地釋放出來,包圍全身,形成保護層。
肺就像風箱,吸氣呼氣,上升下降。肺主皮毛,皮膚毛孔受肺經支配。肺壹放,毛孔就壹次開合,布運,調熱。
當外寒侵入體表時,寒邪就像壹支侵略軍,分三層包圍人體。寒邪強大,體表衛氣失去抵抗力,皮膚毛孔被強行封閉,進而導致肺的開合失靈。因此造成鼻塞。
調理的原則是解除寒邪的圍攻,驅散敵人。中醫叫發汗解表。發汗是為了增兵,增強抵抗力,解表,是為了解除寒邪的圍攻。麻黃、桂枝、生姜都有這種功效。因為肺和大腸互為表裏,要使肺降,必須保證大腸的排氣通暢。所以常用杏仁和萊菔子。
三、為什麽感冒會發燒?
因為皮膚的毛孔被寒邪封閉,汗液無法流出,人體熱量積聚在體表,引起發熱。
體表毛孔開合程度不同,發熱分為高熱和低熱。毛孔半開者稱為表虛,可散發部分熱量,必然表現為低熱。毛孔完全閉合,中醫稱之為表證。汗液出不去,熱量積聚在體表,使發熱溫度更高。如果毛孔充分張開,汗液和熱量能正常排出,就不會出現發熱癥狀。
人的體質不同。也會有高熱和低燒的區分。壹般強壯的人高燒,虛弱的人低燒。
調理發熱要發汗解表。體弱者要考慮強基固本。
第四,為什麽感冒了會咳嗽?
咳嗽有兩種,壹種有痰,壹種沒有痰。有痰咳嗽壹般啟動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將積痰排出體外是壹種條件反射行為。這種咳嗽,病不是咳嗽,而是痰,痰消失了,咳嗽就停了。
咳而無痰,是肺系統的失職,是瀉下功能的喪失,是肺氣沖喉。熱氣上蒸,喉嚨痛。在肺系統正常的情況下,人體內的氣有三個發射方向,即皮膚聚散、肛門直腸排泄和咽喉宣發。當身體受到寒邪侵襲時,首先是皮膚合在壹起,毛孔閉合。之後,肺部失去了活力,只能從咽喉處沖泄體內和肺氣。這就是感冒咳嗽的原理。
咳嗽的治療應該是發汗解表,疏通腸道,恢復肺系統的功能。汗能止咳,腸能止咳。
5.為什麽感冒會有痰?
?痰是感冒的並發癥狀,不是主要癥狀,也不是必然癥狀。感冒的主要疾病在肺,而痰的來源壹般在脾胃,多由飲食不當引起。大多數感冒有痰的人都喜歡吃油膩的肉。汙垢難融,久了會變成痰。當妳感冒時,由於肺氣供應不足,治療脂肪性食物更加困難。所以就變成了頑痰。熱的人是黃色的,冷的人是白色的。痰的顏色可以用來區分病人的寒熱。
調理要戒葷節食,六分飽最好。壹般不需要吃藥,痰液自行消失。嚴重者可用二陳湯削之。
中老年人和極度虛弱的人要考慮腎氣不足,腎不納氣,氣不化陰。宜加強基礎,放棄生冷油膩飲食。頑固的痰很快就能治好。
6.感冒和風熱感冒有哪些?
感冒,中醫認為是風邪所致。感冒初期表現為各種發熱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黃痰等。無肢冷、頭痛、頭暈、流涕、鼻塞等傷寒癥狀。身體強壯、楊燦充足者,清熱瀉火。如果身體虛弱,可以滋陰降火。
傷寒感冒通常以流鼻涕、發冷、頭痛、頭暈、發燒開始,沒有喉嚨痛的癥狀。這種癥狀壹般被稱為風寒。單純傷寒,首先表現為流涕,因為肺氣是寒邪凝結所致。同時出現鼻塞,肺部無法正常開閉。很多人伴有頭痛、頭暈。這個時候出汗是最有效的,大部分可以立竿見影。
傷寒如果不及時治療,會轉變為風熱感冒。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風熱感冒。而是和風熱癥狀壹樣的錯覺。
由於寒邪圍攻體表,衛氣失去暖衫功能,皮膚收細毛孔,肺功能衰竭,體氣上蒸,很快就會轉為風熱癥狀。
風熱癥狀是風寒感冒的第二階段。表面上看是發燒,實質上是感冒引起的。“熱”是壹種錯覺。感冒是疾病的根源。這種感冒很難調節,要標本兼治。標準應滋陰潤燥,祛風清熱;應該是文洋出版的。如果辨證失誤,清熱降火的方法會導致疾病長期揮之不去,無法治愈。
七、冷調理的壹般原則
1.發汗解表。目的不僅是消除體內的致病因素,也是為了恢復肺系統的功能。肺主皮毛,皮毛不能開,肺不能正常工作。由於出汗,會導致熱量散失,水分和體液蒸發。註意補充熱量和水分。
2.降肺氣。也要恢復肺功能,因為肺主發育,興則興,衰則衰。肺功能出問題時,只升不降。肺和大腸互為表裏。當肺下降時,大腸不能向下傳導氣,肺氣上升。所以任何治療感冒的人,壹定不能繞過大腸經。寒氣隨六經傳播,就要發揮大腸經的作用。張仲景的大小承氣湯,壹個註重排便功能的恢復,壹個排出體內毒素,兩者都有助於肺降功能的恢復。
3.潤肺止咳。目的也是為了恢復肺功能。肺嬌嫩,喜潤惡燥,喜溫惡寒,應在水上滋養,使肺溫潤和諧,免受熱氣熏蒸之害。肺在五行中屬金,對火有害。滋陰降火,調肺。但是潤肺不是治本,治本應該是前兩點。
4.母親和孩子是同調的。脾胃為肺之母,是母子關系。感冒要調理,壹定要兼顧脾胃功能的增強,尤其是痰多的患者,還要調理脾胃。節食是調理脾胃的關鍵。飲食過飽會消耗肺氣。當妳感冒時,妳的肺忙得顧不上自己。怎麽會有多余的肺氣給人區分油膩和寒性食物?節食是為了幫助減輕肺部負擔。有利於肺功能的恢復。母親不應該給兒子制造麻煩。
八、寒生飲食調理。
事實上,如果妳了解感冒的真相,並註意自己的飲食和日常生活,大多數感冒都不可能發生。即使感冒後不用吃藥,很多情況下也可以選擇生活和飲食。如出汗:喝姜湯、胡辣湯,多穿衣服,運動健身,桑拿蒸。只要出汗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要註意能量流失後的及時補充。
知道了咳嗽咽炎壹定要排腸,就能理解民間偏方中人們為什麽要吃蔥蒜蘿蔔了。當然,也要明白,姜、辣椒、大蔥等辛辣食物調味品,各種幹果、油炸、燒烤食物也會加重咽炎、咳嗽。
知道滋陰潤燥的原理後,還可以用冰糖梨汁、蜂蜜柚子茶、菊花、桂圓、山藥、葛根等茶飲料,成為自己的醫生。
明白實熱可以降火,可以自由選擇搭配綠豆湯、赤小豆湯、薏米湯、冬瓜湯、西瓜、苦瓜、苦丁茶、荷葉茶、蓮子茶、竹葉茶。
總之,明白了道理,人就活在壹個自由的世界裏,藥方也就容易來了。
本文只是對感冒初期的病機和病理的體會。至於六經的傳變,還沒有深入研究。錯漏之處就免了,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