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柏樹的長度表示柏樹

柏樹的長度表示柏樹

柏樹在冰天雪地中勇敢、堅定、挺拔,永遠是正義、高貴、長壽、不朽的象征。古人稱贊柏為“百樹之長”,往往與松樹相同。孔子崇尚松柏,曾說:“不寒則不知松柏;知君子不難。”他的家鄉曲阜、孔令、孔琳和孔廟,到處都是古柏。在中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跡中,經常可以看到參天的柏樹。

根據傳說,柏樹的名字來自壹個希臘神話。有壹個叫伊薩亞斯的男孩,他喜歡騎馬和打獵。他打獵時不小心打中了壹只鹿,傷心欲絕。於是愛神建議將軍神把伊薩亞斯變成壹棵柏樹,讓他陪伴小鹿壹生。所以柏樹成為長壽和不朽的象征。柏樹經常出現在墓地裏,是後人對前人的敬仰和懷念;古羅馬的棺材通常由柏樹制成。希臘人和羅馬人習慣把柏樹樹枝放在死者的棺材裏,希望死者在另壹個世界能夠平安幸福。中國人在墓地旁邊種植柏樹,希望死者“長眠”。

柏樹的適應性很強。它不僅能忍受40℃的高溫,還能忍受零下30℃的嚴寒。柏樹散發的芳香氣體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殺蟲的作用。據檢測,其主要成分為三萜類和檸檬烯類。這些天然物質不僅能殺滅細菌、病毒,凈化空氣,還具有放松精神、穩定情緒的作用。柏樹林中彌漫著大量的負氧離子,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調節呼吸和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又被稱為“空氣維生素”。日本的森林療法讓癌癥患者去柏樹森林消遣,改善了大部分患者的精神狀態,有的還消除了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

柏科中有側柏、檜柏、柏樹、刺柏,其中以側柏應用最為廣泛。側柏,又名側柏、雪松,是常綠樹種,也是我國特有樹種。樹皮灰色,小枝扁平,呈復葉狀排列。側柏的枝葉粉碎後有濃郁的香氣,可以提取芳香油。側柏木材堅實光滑,耐腐蝕,氣味芳香,是建築、造船、橋梁、家具、雕塑的好材料。側柏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抵抗力適中,具有較強的吸塵性能。

《本草經·風雅》贊美柏樹“芳香高潔,文采多姿,即高聳直上……”又曰:“樹皆向陽,柏指西者,金制而行,可忠而久,故字為白。枝葉堅實,為用而異,是全方位的,蘊含著章法之美,故老人有五寶。葉如脈,則絡脈不固而崩,脈崩而不溢。樹枝的生氣是樹葉的兩倍,所以人有四肢。幹強於枝,所以主全在。”《本草崇原》載:“柏葉冬不雕,太陽之水汽也重要。.....水精於資,所以治心腎不付驚。土中氣盛,故能益氣除風濕。夫治驚悸,益氣,除風濕,故五臟和諧,故五臟也安。”

柏樹全身為寶,樹脂、果實、枝葉均可入藥,其中側柏葉、側柏葉籽應用廣泛。

I .側柏葉

側柏葉是側柏的幹燥枝和葉。《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原名白。“藥只給取平葉側身生長者,故稱側柏”。藥材的特點是葉嫩、枝密、脆、易斷;氣微香,味微苦微辛;最好是枝葉嫩,顏色綠,枝條不粗,無雜質。

側柏葉微寒、苦、澀,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吐血、咯血、鼻衄、便血、崩漏、血尿等各種出血證,尤其適用於血熱者。因為它微寒微苦,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收斂止血。將生荷葉、生艾葉、生側柏葉和生地黃四種草藥搗碎,制成雞蛋大小的藥丸,稱為四生丸。每次用1丸煎服,治熱入血、迫血、吐血或鼻衄。因為側柏葉、熟地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主藥,而荷葉能清熱燥熱,艾葉能調理氣血止血,藥性更寒,所以只要熱迫,就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不過這個方子太涼了,不要隨便用。若與生姜、艾葉等止血藥配伍,如《金匱要略》白燁湯,亦可用於治療虛寒出血。

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側柏葉含有揮發油、黃酮類、槲皮苷、鞣質、維生素C和異海松酸,能明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具有抗菌和抗結核的作用;還具有壹定的鎮靜和輕度降壓作用。

據報道,單純用側柏葉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是有效的。①煎服:取側柏葉15g,加水300ml,煎成150ml,為1次,每日三次。②散:側柏葉研末焙幹而成,每次3g,壹日三次。對50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進行了治療。除部分患者服藥後感到不適外,均在4 ~ 5天後收到明顯效果。

用於咳嗽,對肺熱咳嗽有痰者可清肺化痰止咳。僅用側柏葉研末、大棗煎服代替茶葉或制成片劑即可,可明顯改善癥狀。

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側柏葉3 700g煎煮,濃縮成65 438+0: 2的稠膏;此外,將300克側柏葉研磨成細粉,混合成稠膏,幹燥並壓制成每片重0.5克的片劑。每日三次,每次4片,飯後服用10天,共1個療程。

治療急慢性菌痢:側柏葉曬幹或焙幹,磨成粗粉,加18%酒精,浸泡4晝夜,過濾。每次50毫升(兒童用),壹日三次,7 ~ 10天為1個療程。

百日咳的治療:取新鮮側柏葉(連幼枝)50克,水煎至100毫升,加蜂蜜20毫升(若用幹品,每50克水煎至150毫升,加蜂蜜30毫升)。1歲以內每次服用10-15毫升,0-3歲服用15-30毫升,4歲以上服用30-50毫升,每日三次。根據病情連續服用1 ~ 3周。側柏葉新鮮時效果最好。

側柏葉外用:①治療燒燙傷。將側柏葉研成粉末,與煮沸的植物油混合制成藥膏,塗於輕度小面積燒傷處,有消炎止痛的作用。②治療脂溢性皮炎。將60克新鮮食物用60%酒精或白酒浸泡7天,將藥液塗在頭皮上止癢。③脫發的治療。將新鮮側柏葉用60%酒精浸泡,7天後過濾藥液,塗於脫發部位,每日三次。觀察13例,均為前額、頭頂至後枕區脫發(不包括斑禿)。治療後觀察毛發生長,不易脫落。

第二,白子仁

側柏種仁是側柏的幹燥成熟種仁,紋理細密,黃白色,不含油,無外殼。其主要成分為脂肪油,含量約為65,438+04%,還有少量的揮發油、皂甙、植物甾醇、維生素A和蛋白質。其性溫和,味甘,入心、腎、大腸經,能養心安神、止汗潤腸,用於陰虛失眠、心悸盜汗、腸燥便秘。

《本草綱目》記載:“柏子仁性平,不寒不燥,味甘滋補,辛溫潤,氣息芳香,能透心腎,益脾胃,故宜作滋補劑。”據《醫學熱心參西錄》記載,柏子仁是“和平清凈之品,五臟皆益。”

臨床上主要適用於心陰虛、心腎不交的心悸失眠,如柏子仁丸。取柏子仁(炒去油)100克,人參、白術、牡蠣、麻黃、半夏、五味子各50克,麥麩15克,研成細末,與棗肉搗成丸,大如梧桐樹。每次用米湯送服50粒,1天。

南宋醫學家陳的白子仁丸,用於血虛閉經。取柏子仁(炒)、牛膝(酒浸)、卷柏各65,438+050克,澤蘭、續斷各65,438+050克,熟地黃50克,研成細粉,與白蜜混合,制成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30粒,空腹米湯送服,治療女性低氧血癥。後人加入玄參、枸杞子、當歸、麥冬、石菖蒲、茯苓、甘草制成白子養心丸,可治療心虛、精神恍惚、失眠、健忘、夜做怪夢等。由心血氣虛引起,具有強心、補血、益氣、安神的作用。

對於腸燥便秘,五仁丸由柏子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松子和陳皮組成,用於治療體弱者和老年人的腸燥便秘。

壹般用量為3-9克。便溏及痰多者慎用。

  • 上一篇:氣血兩虛的食療,增強人體抵抗力。
  • 下一篇:小兒便秘按摩偏方大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