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認為,腎主骨,肝脾主肌主肉,經絡不通,氣血不暢,也會出現腿腳冷、疼痛、酸、乏力等癥狀。
那麽,接下來我們就從密切相關的四個穴位“腎、肝、脾、痹”來解釋,尋找因果關系和解決方法。
第壹點:
脾胃寒不能將五谷轉化為氣血,氣血失衡就會導致氣血不足。氣血不足,無法培養我們腿部的肌肉,就會導致腿無力,發冷,酸痛。
這類人常見的癥狀有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特別疲勞、氣短懶動、易出汗、肌肉松弛、舌胖有齒痕等。
建議:補中益氣湯
益氣升陽,溫中除熱,補脾胃之氣,生脾胃之氣。當身體充滿了氣,肌肉得到了充分的滋養,就不容易出現腿軟的問題。
第二點:
肝腎不足不能滋養筋骨,我們也會出現腿軟無力的問題。
這類人的常見癥狀往往是感覺腰酸腿軟,甚至骨質疏松、記憶力下降、耳鳴、頭暈。
建議:獨活寄生湯
具有補益肝腎、舒筋活絡的功效,對肝腎不足引起的腿軟畏寒有很好的療效。
第三點:
腎虛引起的,患者不僅會感到腿冷、腿酸、腿重、擡腿困難,還會出現水腫,按壹個記號。多為陽虛水泛。陽溫異常,水液不能正常代謝,積於體內,泛於體表之間。
建議:濟生參芪湯
溫腎化氣,利水消腫。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水濕壅盛所致的腎虛水腫、腰膝酸軟。
第四點:
是由於經絡堵塞、氣血凝滯所致,有明顯的疼痛、麻木或與電壹樣的疼痛,並伴有腿冷、腿重等問題。
建議:天麻湯
重點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那麽如果妳有這種腿軟、無力、浮腫的情況,妳知道自己屬於什麽類型,該如何調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