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原因。先天因素可能是由於遺傳問題。比如父母的脾胃壹直不好,孩子可能也就壹般般,或者更差。也可能是因為孕期營養不足,導致胎兒某些器官發育受限。後天因素更可能是長期食用生冷的東西。長期以來,脾胃常處於冷縮狀態,供血常不足,功能逐漸減弱。
脾胃虛弱的臨床表現:病程長,輕度腹瀉或間歇性腹瀉,大便稀稀,色淡無味,有不易消化的食物殘渣,食後易腹瀉,腹脹,排便頻繁,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精神疲乏,形體消瘦,食多舌淡,苔薄白。治療就是健脾益氣,助運祛濕。
配方為參苓白術散,藥物成分為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山楂、神曲、陳皮、砂仁(下)。水煎服,每日1劑,分三次服。腹痛者,加木香、香附;舌苔白膩者,加蒼術、厚樸;大便稀,尿清,腹部隱隱作痛。加入加工過的生姜、肉豆蔻、益智仁;懶得說話就會拉肚子,甚至脫肛。加入黃芪、升麻、葛根。合並濕熱、口苦、舌黃,或大便粘稠者,可加黃連、馬齒莧。
脾胃虛弱食療選方:
方1、生姜紅薯:紅薯500克,生姜2片,蜂蜜適量。適用於腸燥便秘。
方二、豆蔻饅頭:豆蔻粉6克,撒上適量面粉,再蒸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欲不振。
方三、橘子餅:鮮橘子皮10克,碎成細顆粒,用糖浸泡,再與面粉混合制成餅。適用於厭食、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4、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糖適量。將砂仁和三七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適用於脹氣、疼痛、嘔吐、厭食。
食譜五:山藥飯:山藥、蓮子、米仁、扁豆各30g,洗凈切碎,蓮子去皮,去核後煮熟,再與粳米同煮,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配方六、紅棗健脾糕:紅棗30g,白術10g,幹姜1g,雞內金10g。先將汁液煮開,再將汁液與500克面粉和適量的糖混合成餅,適用於胃悶、大便稀的情況。
方7。火麻仁玉米餅: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和芝麻磨碎,洗凈,加入玉米粉拌勻,然後加入紅糖和水,做成餅。適用於脾虛失血引起的便秘。
方8、八仙糕:黃芪、白術、山藥、山楂、茯苓、陳皮、荷香粉、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然後與適量粳米粉、糯米粉、白糖壹起蒸成餅。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另外,每天晚上睡覺後,可以用手掌在小腹(肚臍)周圍按摩,每次100下,左右手交替。所以堅持壹個月,看看效果。如果有改善,應該常年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