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八正散[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八正散[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八正散》中約有四個同名方劑,其中常用的有《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卷六所載方劑,由車前草500克、點脈500克、萹蓄500克、滑石500克、梔子500克、炙甘草500克、木通500克、熟大黃500克組成,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濕熱淋證,常用於治療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結石、急性腎炎、急性前列腺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產後及術後尿瀦留、乳糜尿及其他從屬灼熱、濕熱患者。
4《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卷六方八正散在治療尿路感染方面有較好的療效。腎盂腎炎治愈率可達57.1%,好轉率為37.1%。木通與瞿麥、車前子、萹蓄、梔子、滑石等的配伍。能排石,排石率可達76.3%。但臨床試驗證明,八正散對大腸桿菌沒有抑制作用,只是抑制了其菌毛的粘附,使大腸桿菌難以粘附於泌尿粘膜。本方抗病原微生物譜廣,有利於泌尿系結石排除,抑制結石形成。但在臨床應用中,應結合現代醫學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抗生素,關木通不宜過多或過久使用,以防止中藥腎病的發生。[1]
4.1八正散別名八正散(《天下名醫良方》卷十六)。將此方改為湯劑,命名為“八正湯”(見宋婦科)。
4.2處方:車前子、瞿麥、虎杖、滑石、梔子、炙甘草、木通、大黃(文火煨面,焙面)[2]。
車前子、瞿麥、萹蓄(又名何首烏。)、滑石、梔子、甘草(炒)、木通、大黃(裹面、煨、去皮、切、烤),各壹斤。
車前子500克,石竹500克,萹蓄500克,滑石500克,梔子500克,炙甘草500克,木通500克,燉大黃500克[3]。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梔子、甘草(炒)、木通、大黃(煨、去皮、切、烤)各9克[4]。
4.3八正散用法用量為粗粉,每劑兩元,加燈芯,水煎,飯後臥床服用[2]。
散在上面,每份兩元(6g)1杯水。放入燈芯,煎至七分熟,撈出我,溫服,吃完躺下。孩子們做的比他們能做的要少。[4]
共細末,每次6g,加少量燈芯,水煎溫服。也作湯劑,用量按原比例確定。[3]
4.4功能主治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通淋的功效。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滴水不暢,尿色渾紅,甚至小便不通,腹滿,口幹咽燥,舌苔黃膩,脈滑。[4]
治心經邪熱,諸毒,口幹咽燥,口渴多飲,心熱面熱,煩躁不安,目赤疼痛,唇灼熱流涕,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小便赤澀,通淋,血淋等。現代常用於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患者[2]。
主濕熱下註,熱淋、血淋、石淋,或小便失禁、腹脹滿;心經熱毒引起的炎癥,口舌生瘡,咽幹口燥,目赤疼痛,唇熱流涕,咽痛,舌苔黃膩,脈滑。現用於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產後及術後尿瀦留。對於大人小孩來說,心經邪熱,百毒不侵。喉幹口燥,口渴引飲。心熱不安,目赤眼痛,唇流鼻血,口吐舌瘡,咽喉腫痛。還治小便赤澀,或便秘、熱淋、血淋。懷孕心氣,八個月胎氣松散,手腳浮腫,急性疼痛難產。小兒傷寒,潮熱積熱,斑疹水痘,急躁口渴,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口舌生瘡。心經熱過盛,或憂之,或食之過盛,導致三焦發熱,心火愈烈,目越大,脈紅。陽水為病,脈沈,色多黃赤,或煩或渴,小便赤澀,大便多秘。下疳、毒便、小便淋漓、脈象。妊娠轉移,尿路梗阻。結石淋出,尿中幹痛,常帶碎石,因膀胱長期貯熱所致。
4.5處方中,石竹、萹蓄、木通、車前草、滑石、清熱利濕通淋;梔子、燈心草清心利尿,從小導致濕熱火毒;大黃瀉火通便,導致濕熱火毒出大便,二味合則清心不下小腸膀胱;甘草調和各種藥物緩解疼痛。諸方合用,既可作為清熱瀉火之藥,又可作為利尿通淋之方[2]。
本方證候為濕熱蘊結於下焦膀胱所致,治宜清熱利濕通淋之法。方中,點脈、徐變為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君藥。木通、滑石、車前子為清熱利濕、通淋之臣藥。梔子、大黃是瀉熱降火的佐藥。炙甘草和中草藥是輔助藥物。加入燈心草燈心草可以清心瀉火,向下導熱。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功。[3]
本方為治療熱淋的常用方,其證因濕熱下註膀胱所致。膀胱是體液的場所。濕熱阻於膀胱,小便不利。倒的時候又澀又疼,引流不暢。更何況是擋著,小腹飽滿。邪熱內蘊,故口幹咽燥,苔黃脈多。治療應該是清熱利濕,通淋之法。處方中,木通、滑石、車前草、點脈、片仔癀用於清利濕熱。梔子能清三焦中的濕熱,大黃能清熱降火,甘草能調和諸藥止梗止痛,少量燈芯能向下導熱。諸藥合用,起到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的作用。配方木通、梔子、大黃、車前子、鄧鑫等。,能瀉心火,利小腸,使濕熱從二便中消失,故也用於治療成人及小兒心經邪熱、口瘡咽痛、煩躁不安等癥。[4]
4.6使用1。本方為治療熱淋的代表方。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溺澀痛、舌苔黃膩、脈數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3]
2.加減:凡是濕熱型淋證患者,均可用八正散加減。小薊、小薊、白茅根等。可用於血淋,涼血、止血、通淋;金錢草中可加入金錢草、海金沙、石韋、琥珀、冬葵子,以排石通淋。藥膏中可加入綿萆薢和石菖蒲以區分混濁。腰痛患者,可加牛膝,補益肝腎,治淋。加入蒼術、黃芩、薏苡仁,可消除色黃有腥味的濕熱、腰腹脹痛、口苦咽幹。[3]
3.使用註意事項:本方為苦寒利尿藥,實火者可使用,但慢性淋病者、體質虛弱者及孕婦不宜使用。這個方子吃多了會出現虛弱的癥狀,比如頭暈、心跳、四肢無力、食欲不振等。
4.不能排尿:孩子腹痛、排尿困難、大便幹燥,這種病都是實性的。先用兩劑八正散,然後過;用兩劑加味衛青散,壹劑仙方活命飲治愈。
5.腎盂腎炎:采用八正散加黃連黃柏治療濕熱蘊結型女性急性腎盂腎炎67例。本組病例經尿培養後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菌生長,其中大腸桿菌35例,菌落數在654.38+萬以上。結果治愈54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兩次尿培養陰性),臨床治愈5例(臨床癥狀消失,尿檢正常,尿培養不陰性),無效8例。
6.尿路感染:采用加味八正散治療膀胱濕熱型尿路感染94例。結果86例治愈,基本治愈。
7.泌尿系結石:以八正散為基本方(海金沙50克、金錢草50克、牛膝30克、滑石50克、大黃2030克、木通15克、車前子20克、萹蓄20克、石韋20克、甘草10克),每日10劑。結果治療後排尿265438±0例,結石下移2 cm以上9例。總有效率為88.3%。本組28例結石排出,平均時間6.2天,最短3天,最長108天。
8.硬下疳:殷行第壹個治療了壹個尿澀、尿痛、尿腫、破皮、水流的病人。所謂花柳科的下疳也是真的。病屬淋血陰脹,熱毒入血室,留於膀胱,故郁不能泄。治療模仿八正散的目的,清熱滲濕,解毒化瘀。萆薢、梔子、車前子、瞿麥、萹蓄的三錢,升麻壹元,大黃、金銀花兩元,甘草、琥珀粉壹元。另外用黃連粉和甘草粉各兩元,混合物用白蜜擦。吃四劑消腫大部分,再吃四劑恢復。
9.產後及術後尿瀦留:采用八正散(徐變、點脈、滑石15g、木通3g、車前草9g、甘草6g、硫酸鈉9-15g)治療自然分娩、手術分娩及其他下腹部手術引起的尿瀦留32例。結果顯效15例(服藥後4小時內排尿),緩效17例(服藥後4-8小時內排尿,但不通暢,需服用2-5劑才能恢復)。
4.7現代適應癥[5]
適應癥:適用於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尿路停滯、腎盂腎炎等患者。
4.7.1膀胱炎膀胱炎多見於女性。正是由於女性尿道特殊的解剖特點和周圍器官的解剖特點,才常常有大量細菌棲息。只要有壹個感染誘因,在人體抵抗力較低的情況下,就可以導致向上感染和膀胱感染。男性往往繼發於前列腺炎等傳染病。膀胱炎的主要病理改變為尿道口及膀胱三角區粘膜及粘膜下層充血、水腫、斑片狀血點、淺表潰瘍或膿被。主要臨床表現為排尿困難、尿急、尿頻、下腹壓痛。嚴重者可出現終末期血尿。
4.7.2尿道炎尿道炎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病原體引起。淋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常累及泌尿和生殖系統粘膜。淋病奈瑟菌是革蘭氏陰性奈瑟菌。感染後,尿道口粘膜發紅、發癢、刺痛,尿道分泌物多為膿性分泌物,導致排尿不適,繼而前尿道粘膜紅腫遍布,出現尿頻、尿痛、尿急等癥狀。兩側腹股溝淋巴結呈急性炎癥反應,部分患者可繼發尿道炎、前列腺炎。
4.7.3腎盂腎炎腎盂腎炎多由尿路和膀胱逆行感染至腎臟所致,部分病例為其他部位經血液感染所致。主要病理改變為腎盂腎盞黏膜充血水腫,表面有膿性分泌物,黏膜下有小膿腫,嚴重者腎小管腔內有膿性分泌物,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壞死、脫落,間質內有白細胞浸潤和小膿腫,嚴重者大量出血。主要臨床癥狀為發熱、尿道征和腰痛。
4.7.4急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多由尿道向上感染引起,也可由急性膀胱炎、急性尿瀦留、急性淋菌性後尿道炎等的尿液引起。,還有壹部分來自血源性感染,如癤、癰、呼吸道等全身性傳染病。病原體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或假單胞菌,但也有鏈球菌、淋球菌、支原體和衣原體。主要病理變化是前列腺內白細胞過度浸潤和組織水腫。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尿道* * *征、腫脹等。
4.7.5泌尿系結石泌尿系結石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的總稱。結石形成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男性多於女性,白人多於有色人種,高溫作業人員、飛行員等上班族多於其他人群,山區、沙漠、熱帶地區發病率較高,也與膳食營養因素、飲水量、自身疾病、遺傳因素有關。同時,泌尿系統解剖結構異常和尿液改變也與本病有關,尤其是尿酸尿中鈣和草酸排泄增多,尿液pH值過高或過低都容易形成結石;尿液中鹽分和有機物過多,尿液中抑制晶體形成和聚集的物質減少,尿路感染時尿基質增多,是導致尿路結石的主要原因。尿路結石可造成尿路的直接損傷、梗阻、感染和惡性轉化。主要癥狀是疼痛和血尿。
4.8八正散的藥理作用[6]
4.8.1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關木通醇提物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如傷寒桿菌、誌賀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以及紫色毛癬菌。車前草顆粒(包括車前子)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宋內誌賀氏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傷寒桿菌。它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病,並抑制多種皮膚真菌,如徐嵐癭蚊。對淋球菌、皰疹病毒和腺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滑石粉對傷寒桿菌和甲型副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萹蓄對痢疾誌賀菌有抑制作用,其臨床效果與氯黴素在100%濃度時相似。100%平倉提取物對足癬和綿狀小孢子菌有抗真菌作用。梔子對上述壹些細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對卡他球菌、淋球菌和腦膜炎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對毛癬菌屬、黃癬菌屬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該湯劑還能抑制和殺滅鉤端螺旋體和日本血吸蟲。它還能抑制柯薩奇B3病毒。大黃對多種致病菌有很強的抗菌作用,特別是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淋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枯草桿菌。同時對腸道厭氧脆性菌也有抗菌活性,抑制大部分真菌,抑制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乙肝病毒和柯薩奇病毒,還抑制阿米巴原蟲和滴蟲。甘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B、結核桿菌、幽門螺桿菌有壹定抑制作用,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可抑制水瘡病毒、單純皰疹病毒I型、痘苗病毒等。,甘草酸能抑制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和合胞病毒,甘草酸單胺能滅活HIV。甘草甜素不僅能抑制上述病毒,還能抑制肝炎病毒。
可以看出,該方劑具有廣譜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8.2對泌尿系統功能的影響:關木通水煎液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其作用略弱於雙氯噻嗪;木通煎劑和醇沈劑1g/kg可使家兔尿量增加壹倍,並顯著增加尿中Na+、K+、Cl離子的排泄量。木通二苷有利尿作用,增加尿酸和電解質排泄;0.5g/kg王葉木通乙醇浸液的作用強於0.1mg/kg汞。車前子煎劑能增加水、NaCl、尿素、尿酸的排泄,有利尿作用。認為其作用與桃葉珊瑚甙的內含物有關,桃葉珊瑚甙能增加輸尿管蠕動的頻率,增加輸尿管上段的壓力,增加張力壓,從而有利於輸尿管結石的下移。口服車前子提取物可降低腎鈣含量、尿草酸濃度和尿路結石形成風險;車前子乙醇提取物能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腎臟Na+K+ATPase的活性,因此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祛脈湯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顯著增加氯離子排泄,抑制沙眼衣原體活性。石竹提取物對草酸鈣結石的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腎組織細胞有保護作用。萹蓄有明顯的利尿作用,但只有大劑量才能起效。大鼠皮下註射1g/kg(生藥)的利尿強度相當於0.2μg/kg的二氫氯噻嗪。大黃中所含的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對腎髓質中的Na+K+ATP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從而產生很強的利尿作用,使尿液的pH值恢復正常。同時,大黃還能抑制腎成纖維細胞的增殖,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的生長,增加尿素氮和肌酐的排泄,保護腎功能。甘草對急性缺血再灌註腎損傷有保護作用。
可以看出,本方中所有中藥的利尿作用相同,有的能增加尿鈣、尿酸等易結石物質的排泄,抑制結石形成,促進結石排出;而且滑石中所含的MgO、FeO2 _ 2、al2o 3對黏膜有保護作用,滑石中所含的維生素A也有利於黏膜的修復,大黃也有止血作用,可抑制尿路結石的形成和排出。
4.8.3抗炎抗氧化作用:車前草水煎劑可清除氧自由基和羥基,水提取物可抑制血栓素B2和12羥基二十碳四烯酸的產生,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的活性,醇提取物可抑制NO的產生,梔子具有抗炎消腫作用。大黃對炎癥的水腫、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和白細胞遊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還能清除超氧陰離子、H2O2等活性氧,抑制脂質過氧化。大黃素可抑制白三烯B4的生物合成,激活單核細胞分泌IFNα和IL1、IL6和IL8,抑制內毒素轉導的上述炎癥因子的分泌,協調植物血凝素的激活分泌IL2和inα。甘草具有保泰松和氫化可的松壹樣的抗炎作用,對炎癥的ⅰ、ⅱ、ⅲ期,以及免疫性炎癥有抑制作用。同時,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4.8.4參考中醫雜誌(1985;8: 57):八正散的實驗研究表明,其體外無明顯抑菌、殺菌作用,但能顯著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對人P型紅細胞的凝集和對尿道上皮細胞的粘附,對後者的抑制率為95% (P < 0.001)。
4.9各種博覽會1。《醫方集》:此手足太陽,手陽不足藥亦為木本,燈草清肺熱,降心火。肺的力量來源於心臟是小腸的結合體;車前,肝清熱,通膀胱,肝脈在陰器,也是膀胱津液之府;曲麥、徐變降火通淋,均利濕止瀉。滑石好開竅散結;梔子、大黃味苦性寒,既瀉熱又利濕。甘草和滑石是六壹散。如果妳用尖,就把它拿到莖上,這樣可以減輕疼痛。治下焦雖非專治,但三焦必益,水必降。
2.《醫策六書》:熱致膀胱不能化氣,水積於焦下,故小腹硬滿,小便不通。大黃熱郁而膀胱氣自吸,滑石清六腑而水道不通而自流,點脈清熱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平藏瀉膀胱積水,山治清三焦瀉火,車前草清熱清竅,植草尖瀉火達莖。為散,煎鄧鑫湯使熱結融化,則清膀胱而尿利己,腹硬而滿。這種瀉熱開竅藥是治療熱郁溺的專方。
3.醫方理論:本方可用於治療火盛於小腸和膀胱的患者。若陰虛伴有濕熱之火,宜易除大黃,加天冬、丹參、牡丹皮。琥珀等味,不要再用大黃傷其元氣。
4.“變方便讀”:此方用大黃引導濕熱直下大腸經,使之不再下膀胱經,數源清通後自耳流出。它儲存在膀胱裏。不得不把它抽幹。以上藥物或清心降逆,或誘濁散結,使自然之痛止於熱,濕熱之邪皆可自溺而出。
4.10木通木通、車前的歌韻,大黃、梔子的平倉;草尖石竹、燈心草宜濕熱炒。[3]
4.11摘自《太平惠民和記局方》卷六
5.八正散在仙《有效方》5.1中的處方:大黃、滇麥、萹蓄、車前子、木通、梔子、甘草,各壹份。滑石(兩元),加上木本(特別是壹元)。
5.2方賢《妙方》的八陽散在治療火證中的作用。
5.3八正散用法用量:取壹服,水兩分鐘,燈芯20莖,煎壹分鐘,隨時服用。
6《治則脈象》中四方八正散6.1的方藥為滇曲、滑石、木通、萹蓄、甘草、車前子、梔子、茯苓。
瞿麥、滑石、梔子、木通、甘草、車前子、澤瀉、茯苓、竹葉。
6.2功能主治《證因脈治》卷八正散,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主副大便不通,濕熱痢疾,無表邪,腹痛劇烈。
6.3應增加八正散的用法用量。
6.4摘自《脈診證治》第四卷
7八正散7.1在痘疹書的上方含有木通、茯苓、滑石、甘草、連翹、升麻、豬苓、淡竹葉、滇曲、鄧鑫。
7.2功能主治痘疹書之首八正散主治痘疹、小便不通。
7.3八正散用法用量:水煎服。
7.4摘自《痤瘡皮疹》壹書。
8《片玉皰疹》卷三八正散8.1方劑大黃(酒炒)、滑石、甘草、赤芍、瞿麥、車前子、木通、茯苓、萹蓄。
8.2功能主治:八正散,片玉痤瘡疹三分冊,主治痤瘡疹引起的發熱,小便不通者。
8.3八正散用法用量:燈芯,水竹葉,煎服,熱服。
若人員虛弱,則去大黃,加澤瀉。白術、豬苓。
8.4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