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馬鞭尖、白馬鞭、瘧馬鞭、福建草、酒藥草、芽菜、鐵掃帚。
藥性類別:尚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肝脾經。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瘧,解毒,利尿,消腫。可用於腹部腫塊積聚、閉經、痛經、瘧疾、喉炎、癰腫、水腫、熱淋。
用法用量:4.5 ~ 9g。
儲存: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臨床應用:
1.處方:馬鞭草汁。治療喉嚨痛。新鮮馬鞭草100克(50克幹)。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每次取鹽100毫升,待涼,在口中慢慢幹喉。每劑服用三次,每天1劑。據報道,用此方治療急性扁桃體炎60例,3天內治愈55例,4天後治愈3例,無效2例。
2.處方:治療口腔潰瘍。鮮馬鞭草30g(幹品15g)。水煎兩次,混合後早晚服用,每日1劑。第3天是1的課程。如果炎癥還沒有完全消失,可以繼續進行第二、第三個療程。據報道用此方治療口腔炎(感染、外傷或藥物刺激引起的牙周炎、智齒冠周炎)110例,全部治愈。
3.處方:治療輸卵管阻塞。癥狀包括月經逾期,食欲不振,腹痛,舌頭瘀青,脈細數。當歸9克、桃仁9克、三棱9克、王不留行9克、紫莖澤蘭9克、路路通9克、虎杖9克、馬鞭草15克。月經後第五天開始服用,連續服用10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