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孕媽媽固有的濕熱,傳入胎兒;或者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出生後感覺濕熱。正如《證治標準》所說,“全是因為濕熱奶苦,才傳給胎兒的。”《醫宗金鏡》也說:“小兒生而色金,胎兒深受濕熱熏蒸。”由於胎兒臟腑嬌嫩,氣不充盈,脾不健,濕熱之邪不能轉移,郁於胃中,氣機不暢,使膽汁漏出,溢於出生後的皮膚上,導致皮膚發黃。因為濕由熱而變,熱重於濕,所以黃色鮮艷,常伴有熱,屬於陽黃。如果熱毒過多,突然發黃,邪沈厥陰,黃疸迅速加深,伴有頭暈、抽搐,則為急性黃,見於高膽紅素血癥。
(2)脾胃虛弱
胎兒先天不足,脾陽虛,內生陰寒,由孕婦之濕在胎中再傳,或出生後受寒濕侵襲,藏脾胃,脾陽受困,寒濕阻滯,致氣滯,肝失疏泄,膽溢黃疸。因為濕邪由寒轉盛,黃色暗沈,精神不振,屬於陰黃。清代《臨床指南醫案》說:“陰黃作功,濕由寒轉,脾陽不能化濕,膽液為濕所阻,染脾,浸肌,溢皮,色如熏黃。”
(3)淤滯發黃
小兒先天稟賦較弱,耐濕熱,氣滯,肝膽疏泄異常,導致氣滯血瘀,脈絡瘀阻,產生黃疸。清代張儀彤對此有論述:“黃雖濕熱,經絡久病,不乏瘀血。”認為臨床上可見到這種“瘀血黃、大便黑、脘腹痞脹”的表現,包括皮膚黃暗、腹脹、腹壁青筋膨出、脘肋下有腫塊堆積等。
1.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可以單獨用中藥治療。口服退黃中藥,靜脈滴註“茵梔黃註射液”。嚴重者在中藥基礎上進行光療及白蛋白、強的松、酶誘導劑治療,可控制病情發展,加快黃化。換血療法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嚴重病例必要時可采用。
2.感染引起的黃疸占本病的絕大多數,壹般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根據中醫辨證規律,分別采用清熱利濕、解毒退黃、健脾養肝的方法。對於有明顯感染跡象者,應使用針對性抗生素,以提高治療效果。
3.如果黃疸持續時間較長,在進行相應的西醫治療的同時,還應輔以中藥,幫助正氣,調和氣血陰陽,配合西醫可以起到治療作用,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