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度加工的肉
很多人平時吃飯都處於無肉不歡的狀態,壹天不吃肉就渾身不舒服。但中老年人要註意,肉類並非不可食用,但壹定要盡量少吃過度加工的肉類,也就是“重口味”的肉類。
比如油炸食品,熏肉,燒烤。與普通肉類相比,這些肉類具有更強的促進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功能。當分泌的油脂堆積在體表時,會形成腐臭的味道,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適。脂肪在體內的堆積也會阻礙血液的正常流動和代謝,導致體內有異味。
2.高鈉食物
老了以後,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和年輕人口味不壹樣。有人認為年輕人吃得太清淡,有人認為他們吃得太鹹。其實過了50歲,人的味覺逐漸退化,覺得平時吃的食物變淡了也是正常的。此時,不要擅自在食物中加鹽、加醬,因為過高的鈉攝入量會刺激血管,降低其活性,進而誘發高血壓等疾病。
味道太重還會降低老年人的免疫力,導致細菌和病毒滋生。這種狀態持續久了,身體會有壹種氣味,會讓周圍的人避之不及。
3.動物內臟和大腦
有些老年朋友認為吃什麽補什麽,於是聽信民間偏方,經常吃壹些動物內臟和腦花,來尋求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這是壹個很大的錯誤。動物內臟大多是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果吃多了,不僅會擾亂老年人脆弱的消化能力,還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的癥狀,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毒素排泄。當體內新陳代謝受到幹擾時,便量增加,有毒物質堆積,不僅影響正常生活,還會產生口臭、腳臭等異味。
“老年氣味”不僅僅是壹種氣味。其實就是身體在產生疾病的外在表現。當出現“老年氣味”時,或許我們應該關註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了病變,並及時進行調整,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身體恢復正常的體味,還可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