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期神經系統發育和心理特征
2016-10-26 15:18健康壹線
幼兒期是指1到3歲的時期,也稱學前前期。在此期間,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繼續發展。到3歲時,大腦皮層細胞分化基本完成,大腦重量超過1000g,相當於成人大腦的2/3。不僅神經的細胞體增大,而且神經纖維也變長,並且神經纖維的髓鞘形成過程也在快速進行。2歲時,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錐體束纖維的神經髓鞘化初步完成。
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兒童大腦的興奮過程比以前更加集中,臨時連接更容易形成,皮層的抑制過程進壹步加強,神經功能更容易集中,對外界事物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加強,兒童的沖動性減少,有利於兒童心理過程的發展。但就整個童年而言,抑制過程必然是微弱的,興奮過程仍然占主導地位。所以幼兒期的孩子容易疲勞、興奮、受外界刺激、註意力不集中、不穩定。
在幼兒時期,行走動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65,438+0歲,孩子會站起來,可能開始走路。2-3歲,孩子不僅學會走路,還會逐漸學會跳躍、奔跑、爬樓梯、跨越障礙等復雜動作。行走動作的發展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範圍,為空間感知和初步思維活動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可以幫助兒童盡快擺脫對成人的過度依賴,發展其獨立性,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的語言發展是在幼兒時期才開始發展的。在兒童和成人不斷交流的過程中,語言得到了迅速發展。1歲的時候,大概能聽懂10-20個單詞,能說的話就更少了。65,438+0到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大大加強了。1歲半以前主要是在詞句時期,也就是用壹兩個詞來表示壹個句子。1歲半以後,孩子掌握的單詞量增加,開始出現多詞。到了23歲,在成人正確教育的影響下,詞匯量與日俱增,每個字都代表著豐富的經驗。他們可以根據單詞的指示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大人常用“好”、“可能”、“對”進行正強化,用“壞”、“不可能”、“不對”進行負強化,孩子自言自語。由於兒童語言概貌調節功能的不斷發展,使兒童學習社會經驗和形成道德品質成為可能。兒童在幼兒期的思維活動還處於低級形式,缺乏自覺性和目的性,想象力分散、碎片化。所以在幼兒時期,要給孩子語言交流的機會,比如講故事、講歌謠,鼓勵孩子多說話,通過語言交流豐富孩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