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貝類容易中毒。
專家指出,藻類衍生毒素多存在於海中的藻類植物中,而貝類多為濾食性生物,需要攝取藻類為食。如果攝入的藻類含有毒素,就會在貝類的身體組織中積累,特別是內臟器官。食用含有藻毒素的貝類會中毒。
貝毒可分為麻痹性貝毒、痢疾性貝毒、神經性貝毒、遺忘性貝毒四大類。其癥狀包括刺痛、麻木、皮疹、發熱、嘔吐、腹瀉、腹部痙攣、冷熱感覺逆轉、心動過緩和瞳孔放大。壹般這些癥狀會在飯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內陸續出現。
香港衛生署建議可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貝類中毒:第壹,壹定要從信譽好的地方購買,盡量不要在路邊攤吃。第二,壹次不要吃太多。吃的時候應該只吃貝類的圓形部分,也就是貝類體內的外展肌;避免吃周圍黑色的部分,通常是它的內臟、生殖器和卵。第三,做菜壹定要徹底。水溫達到沸點後,雖然不能完全消除耐熱毒素,但微生物汙染帶來的風險會大大降低。第四,兒童、患者和老年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貝類後更容易出現中毒癥狀,盡量少吃。
專家提醒:壹旦食用貝類後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到就近醫院確診,並留下剩余食物,請有關部門進行檢測和調查。
提醒:夏季謹防貝類中毒。這個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