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除蛋白尿或使其保持在低水平,腎病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治療,所有因素都要考慮。其中之壹是抑制腎臟的免疫炎癥反應。這壹點昨天的文章裏也提到了。
抗炎和免疫調節藥物主要用於免疫炎癥反應抑制的治療。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是腎病最常用的藥物之壹,適用於大多數有蛋白尿癥狀的患者。
但有時激素並不是萬能的,少數患者會出現激素排斥或依賴,所以往往需要添加免疫抑制劑,以增強藥物抑制炎癥和調節免疫的作用。免疫抑制劑有很多種。今天就來挑兩個最常見的。
舊的免疫抑制藥物?環磷酰胺
90%的腎友應該都用過這種藥。環磷酰胺作為壹種免疫抑制劑,有著廣泛的應用。除治療腎病外,對免疫系統異常相關的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紫癜等也有明顯的免疫調節作用。
在腎病的治療中,環磷酰胺常用於中期膜性腎病患者、微小病變表現為激素抵抗和激素依賴的患者、狼瘡性腎炎、局竈節段性腎小球硬化、重癥IgA腎病等。
壹般分為口服藥物和靜脈註射藥物,考慮到這些藥物的副作用,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目前的病情謹慎用藥。更要註意劑量和用藥時間,平時要監測血藥濃度,以及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
副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後會出現不適癥狀。如皮膚瘙癢、皮疹、頭暈、心率加快、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發熱、身體個別部位疼痛等。另外對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也有壹定的影響等等。
為了保證療效,減少副作用,腎友們要盡量預防感染,防止出血,服藥期間多喝水,促進藥物代謝。
免疫抑制藥物?環孢黴素
環孢黴素常用於治療原發性FSGS、特發性慢性腎臟疾病、微小病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以及腎移植抵抗排異反應。有些腎友經常被它抓住?腎毒性?副作用很嚇人,但其實在免疫抑制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我之前見過壹個只有15歲的微小病變患者。入院時肌酐正常,但尿蛋白高達8.8g/24h。她總是反復服用荷爾蒙。他來醫院後,被註射了免疫抑制劑。因為他年齡小,我們考慮給他環孢黴素而不是環磷酰胺。調整用藥壹個月左右,蛋白明顯下降,到他出院時,已經下降到0.1g/24h。
環孢素也有壹些副作用,主要是腎毒性和代謝紊亂。所以需要監測藥物濃度,關註肝腎功能的變化,更要關註壹些相關的代謝指標,包括血壓、血糖、血脂、尿酸、肌酐、電解質相關指標等等。
服用此類藥物壹定要註意?副作用和藥物濃度?合理規範的使用會更好。
這裏我再補充壹句。壹些腎友正在與副作用作鬥爭。以環磷酰胺為例。有的患者用了效果好,有的用了效果差。所以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各種因素來用藥,包括年齡、藥物耐受性、病理因素等。所以不要太排斥壹些藥物,吸收好的效果,盡量屏蔽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