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提示:內服:煎服,15至30克;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適量,新鮮搗爛。雞骨草知識介紹:雞骨草是豆科植物廣東金合歡的全草。廣東金合歡為攀援灌木,生於山地或荒野灌木邊緣,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
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壹般在冬春季節全株挖除豆莢(種子有毒)和雜質,洗凈晾幹。
雞骨草多纏繞成束。根呈圓錐形,上粗下細,有分枝,直徑0.3 ~ 1.5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縱向條紋,分枝極細;很難。莖叢生,藤條狀,灰棕色至紫棕色,疏生短柔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8至11對,長圓形,下表面有細毛。氣微,味微苦,
最好根粗,莖葉完整。雞骨草的營養分析:雞骨草是壹種民間草藥,古代草書沒有記載,主要含有金合歡、膽堿等有效化學成分。目前廣泛用於治療乙肝和降酶。
炮制:取原藥材,去雜去莢,洗凈,充分濕潤,切段,晾幹,炮制後貯存於幹燥容器中,置於通風幹燥處,以防蟲蛀。雞骨草的食療作用: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胃經;
具有清熱利濕、化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黃疸性肝炎、小便不利、胃脘痛、風濕關節痛、外傷瘀血、腫痛、乳癰。雞骨草實習指導:1。本品種子有毒,使用時應去掉豆莢,以免中毒。
2.治黃疸:雞骨草60克,紅棗七八枚。用水煎服。
3.外感風熱治:雞骨草60克,水煎,每日兩次。
4.治療:雞骨草3000克,芙蓉草2000克,研末蜜丸,各重3克,每次2丸,每日3次,連服2 ~ 4周。
5.治蛇咬傷:雞骨草(去骨)3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