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由於皮膚和粘膜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俗稱“皮疹”。表現為皮膚出現白色或紅色皮疹,無壹定位置突然出現,有時出現又消失,瘙癢過度,消退後不留痕跡。
疥瘡是由疥瘡感染皮膚(隧道和刺激毒汁分泌引起的機械性損傷)引起的皮膚病。它可以通過性傳播,特別是在男女青年中的濫交,所以它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性傳播疾病。疥瘡的標誌是皮膚的嚴重瘙癢,皮疹大多發生在皮膚的褶皺處,尤其是生殖器。疥瘡是壹種通過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疥瘡傳染性很強,經常在壹個家庭或宿舍裏互相傳染。疥蟎脫離人體可存活2 ~ 3天。所以可以通過患者使用的衣服、被褥、鞋襪、帽子、枕巾等間接傳播。性生活無疑是壹個主要的感染途徑。
石棺是壹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昆蟲。石棺背部有無數波狀褶皺,軀幹後半部有幾對桿狀剛毛和長鬃毛,腹部有四對足,後沿中央有肛門。疥蟎的上顎很小,位於軀幹的前端,有壹半陷在軀幹裏,鉗子是螯,適合吃皮膚的角蛋白。寄生在人體表皮。
疥蟎的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階段。雞蛋呈橢圓形,淡黃色,外殼薄而透明。通常4 ~ 6個卵聚集在壹起,在雌性挖的隧道中產生。產卵時,糞便也會排出。產卵後,成蟲死在隧道的盲端。
幼蟲從卵中孵化出來,生活在隧道中,很快成為成蟲。與雄性成蟲交配後,雌性若蟲在隧道中產卵,排卵並向前移動。隧道每天向前移動0.5 ~ 5毫米,遷移速度快,卵就在隧道裏撤離,而遷移速度慢,卵就在隧道裏密密麻麻。石棺的另壹個特點是夜行性,夜行性。由於晚上石棺活動增多,皮膚經常劇烈瘙癢。
疥瘡的主要癥狀
(1)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
(2)手縫中可見疥瘡所挖隧道,長約2 ~ 4 mm,呈不規則灰褐色曲線。這是疥瘡的痕跡。
(3)皮疹出現在薄而嫩的皮膚上,特別是手指、腹部、乳房、腋窩、腹股溝和陰部。皮損主要為丘疹或粟粒大小的丘疹。
(4)疥瘡結節。陰囊、陰莖、陰唇、腹股溝等處出現黃豆大小的淡紅色結節,為疥瘡結節。這種結節往往是持續性的,常伴有劇烈瘙癢。
俗話說:“只有龍才是龍。先從手縫起,繞腰三圈,陰道紮營”。這生動地描述了疥瘡的壹般特征。“疥瘡是壹條龍”,說明疥瘡的癥狀是廣泛的,不是集中在某壹個地方,也說明疥瘡是發展性的,經常無固定的地方發癢,像龍走過;“先用手縫”是指手縫是最常見的部分;“繞腰三轉”是指腰部往往是發病的主要部位;“陰部紮營”,說明疥瘡最後在陰部出現疥瘡結節。
疥瘡患者常見伴隨癥狀
(1)抓痕和血痂由於疥瘡患者瘙癢較重,患者無意識地抓痕,往往會出現皮膚抓痕和血痂。
(2)繼發性濕疹:皮膚被紅斑、丘疹、水皰等損害。由於石棺分泌和抓撓,這是繼發性濕疹,往往會加重瘙癢。
(3)二次感染由於搔抓、衛生條件差,或氣候炎熱、出汗過多,皮膚易發生二次感染,造成繼發性膿皰瘡和淺表淋巴結腫大。
(4)繼發性腎炎是由於疥瘡繼發感染,疥瘡的分泌物、細菌感染等因素可作為抗原作用於人體,進而發生腎炎。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勞、水腫、腰痛等。
皮疹是壹種皮膚病變。從單純的皮膚顏色變化到皮膚表面隆起或水皰都有多種表現。
皮疹的類型
(1)皮膚不隆起,稱為斑點。斑疹有多種表現:紅斑(猩紅熱、麻疹、藥疹等。)引起的血管擴張、紫斑疹伴皮下出血等等。紫斑分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小點狀出血或瘀點和直徑大於5毫米的瘀斑或紫癜,這些斑疹常由紅色或紫色變為棕黃色,直至最終消失。從噴發到消失,有的需要兩周,有的只需要2-3天。
色素性皮膚改變皮膚,稱為色素斑。與色素斑相反,皮膚白的人稱為白斑,其代表是白癜風(普通白斑)。
(2)皮膚表面隆起,壹般稱為丘疹,厚的稱為結節。那些皮膚裏有透明液體的叫做水泡。這種黃色渾濁的液體叫做膿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