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喝幹艾葉,最好泡腳。如果不是又冷又濕,最好不要泡腳...感冒、風寒、頭痛、牙痛、咽喉痛時可適當浸泡,不宜天天浸泡。泡三兩天就停兩三天,不然氣就從下往上排,時間長了人就更虛弱了。...
艾葉性味:
①綱要:入太陰、殷茵、少陰。
②新版本草:入脾、腎、肺。
(3)返老還童本草:入心腎。
內服:煎服,1 ~ 3元;服用藥丸、粉末或搗碎的果汁。
外用:將羊毛搗碎制成炒鍋,或制成艾條艾灸,搗實,水煎,熏洗,或煎熨。
艾葉功效:性味辛、苦、溫;脾、肝、腎經;芳香溫粉,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寒疼痛、吐血、鼻衄、咯血、便血、崩漏、孕期出血、腹瀉、慢性痢疾、白帶過多、濕疹、疥瘡、癰、痔。艾灸治百病。
功效與作用主治:調氣血,散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寒痛、泄瀉、旋筋、久痢、嘔吐、出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疥。
問題2:艾葉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麽?
艾葉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出血、腹痛,對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它是壹種婦科藥物。現在艾草該上市了。艾草可以作為艾草甜點,加工成各種菜肴和藥膳。
調氣血,散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寒痛,泄瀉筋絡,久痢,嘔吐,出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疥。
希望回答能幫到妳。
問題3:吃艾葉有什麽好處?艾葉的功能和功效:
苦、苦、暖;有壹點毒。
歸肝脾腎經。
功能和指示
散寒止痛,溫經止血。艾草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出血。
艾葉的作用:
2.艾葉治療腸炎、尿路感染、膀胱炎:艾葉10g,辣蓼10g,車前草80g。水煎服,每日壹劑,早晚各壹次。
3、艾葉治氣痢腹痛,安眠安眠:艾葉(炒)、老橘皮(湯泡至白,焙幹)等。後兩味搗成末,酒熬成爛米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二十粒,空心的。
4、艾葉治心痛:三升白艾草成熟,三升水,煮壹升,去我處,服之。如果妳有禮貌,吐出蟲子。
艾葉治療脾胃虛寒疼痛:白服用10克。
7、艾葉芝突然吐血壹兩口:煮三只艾許雞,五升水,煮兩升衣服。
10.艾葉可以治鼻血:可以用灰吹,也可以用艾葉煎服。
11,艾葉排糞後出血:艾葉,生姜。煎濃汁,分三次服用。
12.用艾葉治療婦女:艾葉300g(杵如棉花,去塵去梗,酒煮壹周),白術、白術150g(用米泔水浸泡,曬幹炒),當歸100g(酒炒),沙。末了每天早上服用15克,調白湯。
13.艾葉用於治療產後腹痛,為風寒所致:陳贊壹斤重,焙幹,搗於臍上,蓋以絲綢,以熨鬥熨之,口中有氣出,疼痛即止。
14、艾葉治頭風、面瘡:艾葉100g,醋1升,砂鍋煎,貼於每張紙巾上,每日二三次。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研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外敷。
16、艾葉治盜汗:熟艾葉10g,白茯苓15g,烏梅三片。水壹分鐘,炒八分鐘,躺著的時候拿保暖的衣服。(概要)
17,艾葉治癰,瘡寒停滯:北艾湯洗凈後,用白膠熏制。(《任齋誌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5 ~ 15g;服用藥丸、粉末或搗碎的果汁。
外用:將羊毛搗碎制成炒鍋,或制成艾條艾灸,搗實,水煎,熏洗,或煎熨。
藥膳療法
艾葉餃子
練習:
1、艾葉300克,切碎;洋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上述材料混合均勻,用鹽和味精調味,制成餡料。
3.把面皮包成餃子的形狀,放在鍋裏蒸或者放在水裏煮。
功能:刺激食欲。
2
艾葉煎雞蛋的方法:將艾葉洗凈,切碎,加入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鹽和胡椒粉,在熱鍋中加入油,煎至熟。
功能:開胃。
艾葉肉丸
做法:將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加入適量的鹽、姜、味精、花生油、玉米粉和雞蛋,拌勻,然後用通常的方法加工成肉丸或肉餅。可以煮,可以炸,可以蒸。
功能: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適量艾葉、糯米、糯米、沙糖。將艾葉陰幹,用糯米或糯米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將糖和米漿煮至糊狀,放入銅盆中蒸60分鐘,冷卻後切塊。
艾葉大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搗爛在壹起,用水沖服,可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
功能:用於痛經。
問題4:艾葉對女性有什麽好處?1.它味苦、幹、辛,能調氣血、溫經絡、驅寒濕、止寒性疼痛。它是壹種婦科藥物。
2.用於治療胃脘痛、月經不調、宮寒不孕,如艾府暖宮丸。
3、炒炭止血,可用於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妊娠和胎漏,如焦湯艾。
4.本品搗碎制成艾條、艾條。外灸散寒止痛,溫氣血。
5、煎服洗滌可治濕瘡癢,燥濕止癢。
6.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壹種廣譜抗菌抗病毒藥物,對多種病毒和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呼吸道疾病有壹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熏蒸法是壹種簡單易行的防疫方法。
7.艾草泡腳的好處:艾草水泡腳能有效祛除虛火和寒火,可治療與虛火和寒火有關的疾病,如門脈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
8.艾草的藥理作用:在化學成分方面,發現艾草中不僅含有揮發油,還含有鞣質、黃酮類、醇類、多糖類、微量元素等多種有機成分,能有效調解人體的需要。藥理研究發現,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抗凝血和免疫功能。
問題5:艾葉的作用是什麽?藥店有賣嗎?K 1。艾葉的作用。
1.外用做溫灸。
2.除濕止癢:皮膚濕疹瘙癢。
3.溫經止血:崩漏、妊娠出血、鼻衄、咯血。
4.散寒止痛:下焦虛寒,小腹冷痛,月經不調,經期腹痛,宮寒不孕,白帶增多。
二、艾蒿的作用
艾葉有很多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證實艾葉在體外對炭疽桿菌、α-溶血性鏈球菌、B-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假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桔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10革蘭氏陽性需氧菌有抗菌作用。
2.平喘利膽作用:研究證實,在1981中,從艾蒿中沸點油中分離出兩種具有較強平喘作用的單體,即α-松油醇和反式香葉醇。動物實驗表明,其平喘作用強於艾葉油。艾蒿油對小鼠也有明顯的利膽作用,使其膽汁流量增加26%。
3.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艾葉中提取的兩種成分β-谷甾醇和5,7-二羥基-6,3 ',4'-三甲氧基黃酮對血小板聚集有極其顯著的抑制作用。
4.止血:有研究證實艾葉水浸液能促進家兔血液凝固,但也有人認為艾葉的止血作用尚未得到證實。艾葉是臨床常用的止血藥。常用於溫經止血、炒炭。藥理實驗初步證明,艾葉制炭後止血效果增強。
5.心血管系統功能:研究證實,小葉艾草提取物對大量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Tauremizin(壹種倍半萜內酯)提取自克裏米亞的Artemisiataurica Taurica Taurica,可增強離體蛙心、貓心和原位貓心的收縮性,降低貓心的心率,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並具有腎上腺素能作用。
6.對胃腸道和子宮的作用:研究證實,野艾湯能興奮離體兔子宮,產生緊張性收縮。該粗提物對離體豚鼠子宮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小葉艾草提取物對大量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艾葉的功效很多,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註意艾葉對人體的壹些副作用。
問題6:艾草對身體有什麽好處?溫性艾草,適用於活絡通筋。在中醫中,艾葉或艾條常被用於針灸或草藥熏蒸,艾草在體內的氣味可以使全身氣血通暢,血液循環更好。而壹個人氣血暢通,免疫力自然提高,才能遠離感冒、病毒等邪氣。艾葉,性溫,味苦,無毒,味香,可制成湯劑。可為婦科月經不調、吐血、腹瀉、大出血的婦女止血,保胎,治療不孕癥。比如燒水洗澡可以治女人的皮膚病,艾葉燉雞或豬肉可以治婦科病。但醫生也強調,在中醫裏,艾草適合手腳冰涼等寒性疾病的人,不適合容易上火的人。比如經常口幹、口苦、臉熱、便秘、破嘴、痔瘡、陰虛陽亢、煩躁多汗、咳嗽吐血等都不宜,以免加重病情。用艾草洗澡可以預防和改善濕疹癥狀,但如果對艾草過敏,用艾草洗澡可能會加重癥狀。
問題7:艾葉治療氣血、驅寒除濕的作用是什麽?溫經、止血、安胎。治心寒痛、泄瀉、旋筋、久痢、嘔吐、出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疥。(1)“不錄”:主灸諸病。可以油炸,...
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服用藥丸、粉末或搗碎的果汁。外用:將羊毛搗成鐵鍋或制成艾條熏灸,搗實,水煎熏洗,或煎熨。
別名藥用部位、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應避免別名艾葉、艾葉、艾葉、菊科艾葉的幹燥葉。該組合物含有揮發油,揮發油主要包括I,8-案樹腦、α-側柏酮、α-水芹烯、β-石竹烯、莰烯、香芹酮、反式-蘆葦醇(transcarveol)。
功能主氣血,驅寒除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寒痛、泄瀉、旋筋、久痢、嘔吐、出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疥。
(1)“不錄”:主灸諸病。可用於煎湯、止瀉、吐血、下膿腫、婦女漏血。利殷琦,生肌,祛寒,使人生子。
②陶弘景:艾灸搗葉,可治百病,止血傷身。果汁可以殺死蛔蟲。苦酒煎葉治癬。
③藥性理論:止血、安胎、止腹痛。止住紅白痢疾和五臟痔瘡出血。長期服用止寒痢。他也擔心邪靈,就拿樹葉砸汁喝。
④唐代草藥:治出血,鼻衄,膿痢,水煎,吃藥。
⑤食療本草:金瘡、虛脫、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塞,服下。
⑦“珍珠膠囊”:暖胃。
⑧踩F巖本草:治咽喉疼痛,熱郁,飲食若害,搗汁漱口。
⑨《王》:把脈為病,腹脹、腰溶如坐水。
⑩《綱要》:溫度適中,降溫降溫,除濕。
⑾《本草鄭錚》:治風寒涅槃和瘧疾。
⑿《本草返老還童》:調經解郁,理氣活血。治療產後驚風和小兒臍潰瘍。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服用藥丸、粉末或搗碎的果汁。外用:將羊毛搗碎制成炒鍋,或制成艾條艾灸,搗實,水煎,熏洗,或煎熨。
方案壹:治卒心痛:成熟白艾三升,水三升,沸壹升,立即服用。如果妳有禮貌,吐出蟲子。(“填充肘部背面”)
②治療脾胃虛寒疼痛:白服兩元。(《健康的簡易處方》)
③治療腸炎、急性尿路感染、膀胱炎:艾葉兩元,辣蓼兩元,車前草壹兩六元。水煎服,每日壹劑,早晚各壹次。(江蘇徐州單方新醫療法文選)
(4)治氣痢腹痛,睡眠不安:將艾葉(炒)和陳年橘皮(泡湯去白,焙幹)等份。後兩味搗成末,酒熬成爛米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二十粒,空心的。(《盛濟宗錄》艾香萬)
⑤治婦女濕冷泄瀉膿血腹痛出血:艾葉幹(炒)四兩,川白姜(制)壹兩。上面是末,醋煮的面糊丸有蠍子那麽大。每次吃30粒,文秘就喝。(艾姜湯,世界名醫有效治療的藥方)
⑥治壹口或兩口吐血,或心悸,或內爆:煮雞蛋三個,水五升,煮兩升。(錢進方)
⑦治鼻出血:用艾草灰吹,或用艾葉煎服。(《盛慧芳》)
(8)處理糞便後出血:艾葉、生姜。煎濃汁,分三次服用。(錢進方)
⑨治女人虛脫,不多幾日:熟艾儒雞大塊,阿膠(炒到底)半阿良,幹姜壹錢。五杯水,先煮兩杯半艾草和生姜,用膠水化開,壹天空腹服三次。(《養生要方》)
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壹兩,蒲黃五元,蒲公英五元。每日壹劑,煎兩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⑾對待女性...> & gt
問題8:艾草有什麽用?提到端午節,人們自然會想到艾草,但妳知道艾草是壹種什麽植物,為什麽是“門神”嗎?
艾葉是壹種很常見的植物。每到春夏,路邊的小溪、田野和角落、荒野的土堆裏,都生長著許多艾蒿。風壹吹,散發著悠長的香味,沁人心脾。近日,記者在杭州各大菜場看到,很多攤位上都碼著壹捆艾草,幾乎每個買菜的人手裏都有壹把艾草。
四五枝艾草,壹兩菖蒲插在屋前屋後,掛在門邊窗邊,香氣四溢。江南人對艾草有很大的好感。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摘些艾草當“門神”,掛在門上。
艾草的攤位裏,壹邊是蔬菜,壹邊是艾草,攤主促銷的“重心”明顯向艾草傾斜。不到10分鐘,她就賣出了30多把。她向市民介紹,用水洗艾草可以殺菌和治療皮膚病,也可以水洗浸泡。
研究表明,端午節期間,天氣轉熱,空氣潮濕,蚊蟲滋生,流行病增多。艾葉和菖蒲都含有芳香油,可以用來防蟲防蚊(直接懸掛也有這種效果,但煙熏更好);燃燒艾條也可以用艾灸治愈很多疾病。雨季的時候,她摘幾棵樹放在家裏調節空氣;天氣悶熱,她就往馬桶裏放些新鮮的艾草,去除異味;仲夏之夜,在家中焚燒艾葉驅蚊;小兒有癤子、癤子,可將艾葉煮成水喝或擦洗患處;如果傷口出血,將曬幹的艾葉揉成絨狀,敷在傷口上止血。“現在每到端午節,她在菜市場看到艾草,就想買幾棵樹。
有的人用五顏六色的布縫制各種圖案的小袋子,袋子裏裝著艾葉,袋子下端掛著流蘇,戴在孩子的胸前,既顯示了主婦的聰明,又用“愛”和“愛”的諧音表達了對孩子的愛。在浙江農村,人們也收集它,洗凈,煮熟,切碎,然後用米線做成。做出來的粑粑綠色、新鮮、細膩、美味。
筆直優雅的艾葉,在微風中搖曳,散發出獨特的香味。在端午節這個特殊的季節,人們思念家鄉,懷念母親,回憶童年...
問題9:艾草的作用是什麽?功效:苦燥辛散,能調理氣血,溫經散寒,祛濕止寒止痛。是婦科的重要藥物。用於治療胃脘痛、月經不調、宮寒不孕,如艾府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於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漏胎,如焦湯艾。本品搗碎制成艾條、艾條。外灸能散寒止痛,溫氣血。湯劑外洗可治濕瘡疥瘡,祛濕止癢。幾千年來艾葉壹直在預防瘟疫,當地也能獲得中草藥。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壹種廣譜抗菌抗病毒藥物,對多種病毒和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呼吸道疾病有壹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艾葉熏蒸法是壹種簡單易行的防疫方法。功能: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平喘、鎮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鎮靜和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等。艾草可以作為“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等食譜,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藥性:艾草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到端午節,人們總會在家裏放上艾草“辟邪”,枯萎的植物浸泡在水中消毒止癢。媽媽們經常用艾草水洗澡或熏蒸。傳統醫學理論認為艾葉具有氣血、驅寒除濕、溫經、止血、安胎的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鎮靜和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等。艾草可以作為“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等食譜,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隨著醫療領域的不斷擴大,艾葉的用途越來越廣泛。1.治療各種炎癥性慢性支氣管炎:可用艾蒿油膠囊,每次2丸,每日3次,10天1個療程,可連續服用2-4個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的咳喘有較好的療效。也可用鮮艾葉1000g,洗凈切碎,用4000ml水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濃縮至3000ml左右。每次服用40毫升,每日三次,可有效緩解慢性支氣管炎咳痰、氣喘、四肢冰冷、舌淡等癥狀。2.治療月經不調、月經不調:白術、當歸、茯苓、酸棗仁、龍眼肉、烏賊骨各65438±00g,遠誌、甘草、木香、艾葉炭、棕櫚炭各6g,黃芪65438±05g,人參3g,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服。對氣虛引起的經期延長有很好的效果。不孕癥:由艾葉等藥物制成的食療藥膳,對脾腎陽虛引起的不孕癥有較好的療效。用法:取鵪鶉2只,去毛去內臟,阿膠65438±05g,菟絲子鹿角膠65438±00g,人參65438±00g,川芎65438±00g,艾葉30g。先將菟絲子、艾葉、川芎、人參加水煎煮取汁250毫升,然後將鵪鶉和藥汁放入蒸碗中,放入水中燉透,趁熱加入阿膠和鹿角膠吃肉喝湯。3.針灸面癱:將幹艾葉搓成花生米那麽大的壹堆,取8片2分錢的生姜,用針在姜片中央打幾個洞,上面放艾條,先艾灸下關學X,再從下關到臉頰車穴X反復移動,移動時姜片不能離開皮膚。每片以3次強隔姜灸為宜。艾灸皮膚溫熱發紅,宜患者忍耐。每天灸1次,7天為1個療程(口歪向左邊,灸向右邊;反之,左側艾灸)。減肥:操作方法:點燃艾條壹端,分別靠近關元、豐隆,煙熏約x10分鐘,至局部發紅。每天1次,10次就是1個療程,壹般3 ~ 5個療程就能起到有效的減肥作用。4.其他艾葉的沐浴:取新鮮艾葉30-50g,放入沸水中浸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後沐浴。艾葉具有益氣血、散寒除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壹定療程。艾葉雖然用途廣泛,但要註意的是,它也有它的副作用,對消化道和皮膚有壹定的* * *作用。大量服用會引起中毒,導致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壹系列中毒癥狀。
問題10:艾葉是壹種什麽植物,有什麽作用?止血藥物療效分級;用祛濕藥栽培的藥用植物具有氣候溫暖濕潤、耐旱、耐陰等生物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