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人參健脾丸【湘雅醫學詞典】
任申健脾丸[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任申健脾丸[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概述人參健脾丸是方劑名稱,同名方劑約有3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了這種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成藥的藥典標準。包括人參25克、白術150克(麩炒)、茯苓50克、山藥100克、陳皮50克、木香12.5克、砂仁25克、炙黃芪100克、當歸50克、酸棗仁50克(炒)、遠誌(制)。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便溏、厭食、乏力等癥。
人參健脾丸4.1,北京中醫驗方,由人參(去蘆)80兩、遠誌(炒)80兩、砂仁80兩、木香40兩、茯苓160兩、酸棗仁(炒)160兩、當歸160兩組成。
4.2功效《北京中醫方劑學著作選編》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理氣的功效。
4.3《北京市中醫方劑學文選》中註明的人參健脾丸,主治形體消瘦、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腹瀉頻繁。
4.4人參健脾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
4.5制作方法為細粉,過滾,煉蜜為丸,重3元。
5.餵鶴亭季芳的人參健脾丸5.1由黨參4兩、舒冬4兩、藥曲4兩、麥芽4兩、枳實6兩、陳皮2兩、山楂3兩組成。
5.2功效人參健脾丸在《食和亭季芳》中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5.3人參健脾丸,在餵養鶴亭季芳中註明,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胸膈脹滿,大便溏瀉,內熱乏力,酒傷吞酸,惡心嘔吐。
5.4人參健脾丸的用法用量服用水丸。
5.5制備方法是最終的。
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人參健脾丸6.1處方人參、甘草、草果、枳殼各25g、白術(麩炒)、蓮子、白扁豆、陳皮、青皮(醋炒)、神曲(麩炒)、山楂(炒)。
6.2方法:研成細粉,煉蜜為丸[1]
6.3人參健脾丸用法用量每丸重6g,每次2丸,每日2次【1】。
6.4功能主治健脾益氣、消食和胃。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厭食、消化不良、腹脹惡心、腹痛便溏、慢性腹瀉、營養不良。[1]
7藥典標準人參健脾丸7.1名稱人參健脾丸
任申健脾丸
7.2處方人參25g,白術(麩炒)150g,茯苓50g,山藥100g,陳皮50g,木香12.5g,砂仁25g,炙黃芪100g,當歸50g,酸棗仁(炒)50g,遠誌(制)。
7.3按上述制備方法制成十壹片,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用40-50克煉蜜加水,幹燥,制成水丸;或加入煉蜜110 ~ 120g制成蜜丸。
7.4性狀本品為棕褐色至棕褐色的蜜丸或大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7.5鑒別(1)取本品,顯微鏡下觀察:粘液細胞內存在草酸鈣針狀結晶束,長80 ~ 240μ m,針狀結晶直徑2 ~ 5μ m(山藥)。草酸鈣簇晶直徑20 ~ 68微米,有尖銳的棱角(人參)。胚乳厚壁細胞黃褐色或棕紅色,表面多角形,壁厚,細胞腔含矽質塊(砂仁)。
(2)取本品蜜丸8g,研末;或取蜜丸12g,切塊,加入矽藻土6g,研磨均勻,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100ml,加熱回流提取3小時,放冷,過濾,蒸發濾液,殘渣加水30ml溶解,轉移至分液漏鬥,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並正丁醇提取物,以乙醇為溶劑。將殘渣溶於30毫升水中,過濾,濾液通過D1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1.5mlcm,柱高12cm),用水50毫升、40%乙醇30毫升、70%乙醇50毫升洗脫,收集70%乙醇洗脫液,蒸發。另取人參皂苷Rg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b1對照品、黃芪甲苷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5種溶液5 ~ 10μ 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為下層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蜜丸8g,研末;或取12g蜜丸,切碎,加入6g矽藻土,研磨均勻,用30ml乙醚加熱回流20分鐘,放冷,濾過,蒸發濾液,殘渣加0.5ml乙酸乙酯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取當歸65438±0g,用相同方法制備對照藥物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分別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置紫外燈下(365nm)檢查。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4)取白術對照藥材0.5g,加正己烷2ml,超聲65438±05分鐘,過濾,取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將[鑒別](3)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μl與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用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50:1)。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和桃紅色的主斑點。
7.6檢查應符合丸劑(藥典2010版附錄1A)項下的有關規定。
7.7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D)。
7.7.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乙酸-水(35∶4∶6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4納米。理論塔板數以橙皮苷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7.7.2對照溶液的制備取橙皮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的溶液。
7.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蜜丸適量,研細。取4g左右,準確稱量。或取重量差的蜜丸,切碎,混勻,取6g左右,精確稱量,加入6g矽藻土,充分研磨成薄片,切碎,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0 ml石油醚(60-90℃),加熱回流3小時,棄去石油醚,蒸去殘渣,加入80ml甲醇,加熱回流5小時,放冷,過濾,回流。
7.7.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65,438±00μl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產品。
本品含陳皮以橙皮苷計(C28H34O15),蜜丸不得少於1.7mg;per 1g;達米萬每丸不得少於6.9毫克。
7.8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便溏、厭食、乏力等癥。
7.9口服用法用量。水蜜丸壹次8g,鄭伊菲丸壹次2粒,壹日兩次。
7.10蜜丸每粒重6g。
7.11存儲密封。
7.1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8中藥標準人參健脾丸8.1拼音名稱任申健脾丸
8.2標準編號WS3B001189
8.3處方人參25g白術(麩炒)50g甘草25g山藥75g蓮子50g白扁豆50g木香18。8克草果25克陳皮50克青皮(醋炒)50克神曲(麩炒)50克麥芽(炒)50克山楂(炒)50克芡實(麩炒)50克薏苡仁(麩炒)00克安格利
8.4準備上述十七味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合均勻。每100g粉末加入煉蜜110 ~ 130 g制成蜜丸。
8.5性狀本品為棕色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和酸的。
8.6取本品鑒定,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立方體,形成結晶纖維。草酸鈣針狀晶體細小,長10~32微米,不規則地填充在薄壁細胞中。粘液細胞中存在草酸鈣針狀晶束,長度為80~240 μm,直徑為2~8 μm..草酸鈣簇的直徑為20 ~ 68微米,棱角分明。樹脂道破裂,內含金黃色至黃褐色大量分泌物。木質纖維呈黃色,長棱形,兩端傾斜或變細,樹脂道斷裂,含金黃色至黃褐色塊狀分泌物。木纖維黃色,長棱形,兩端傾斜或漸細,直徑16 ~ 24微米,凹坑為橫裂或十字形或人字形;菊粉碎片形狀不規則,有時可以看到細小的放射狀紋理。薄壁細胞呈紡錘形,壁稍厚,紋理極細交錯。果皮石細胞紫紅色、紅色或黃褐色,圓形或多邊形,直徑約125um。果皮細胞長而厚,呈深波狀。網格狀細胞黃褐色,長柱狀,兩端稍寬,中間較窄,橫截面為多邊形,壁厚。薄壁細胞圓形,淡黃色,壁稍增厚,有念珠狀排列,細胞間隙有許多橢圓形的凹坑,與凹坑連成壹體。復合澱粉是大的、球形的,由幾個小的單澱粉組成,其中壹些粘附形成壹個團。
8.7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的相關規定(附錄第2頁)。
8.8功能主治:健脾益氣,消食和胃。可用於治療脾骨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便溏、小兒疳積。
8.9用法用量:口服,壹次2粒,壹日2次,兒童減量。
8.10規格每粒重6g。
8.11儲存密閉防潮。
9人參健脾丸說明書9.1藥品名稱人參健脾丸
9.2藥品漢語拼音任申健脾丸
9.3達米丸每粒重6克。
9.4性狀人參健脾丸為棕褐色至棕褐色蜜丸或大蜜丸;它是香的,甜的,微苦的。
9.5人參健脾丸的主要成分為人參、白術(麩炒)、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歸、酸棗仁(炒)、遠誌(制)。
9.6人參健脾丸的作用主要是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便溏、厭食、乏力等癥。
9.7人參健脾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水蜜丸壹次8g,鄭伊菲丸壹次2粒,壹日兩次。
9.8註意事項1。避免難消化的食物。
2.感冒發燒患者不宜服用。
3.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慢性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服藥4周,癥狀沒有緩解,要去醫院。
6.對人參健脾丸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人參健脾丸性質改變時禁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督下使用。
9.請將人參健脾丸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在使用人參健脾丸之前咨詢醫生或藥劑師。
9.9藥物相互作用如果與其他藥物壹起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劑師。
9.10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