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外寒內熱型咳嗽是臨床上最棘手的問題。

?外寒內熱型咳嗽是臨床上最棘手的問題。

“五臟皆使人咳嗽”,治療要分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在外感邪氣中,最常見的是風寒、風熱、表寒裏熱。但臨床上表寒裏熱的現象非常普遍,咳嗽頻繁劇烈,往往難以治愈。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咳喘,應將苦杏仁、前胡、三錢、桔梗、甘草用水煎服。如果是體虛咳嗽:甜杏仁、麥冬、三錢、貝母、生甘草水煎服。如果有,哮喘、咳嗽、痰多:紫蘇子、法半夏、三錢、陳皮、生甘草各兩元。如果是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也可以吃“麻杏止咳片”。中醫大致把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常見於風寒、風熱。現在這個季節,多見風寒咳嗽。下面我來介紹壹下(其他的我就不介紹了,介紹多了妳就無所適從了):防風6 g芥菜穗6 g桔梗10 g蟬蛻10 g五味子10 g紫苑10 g冬花10 g地龍12 g生甘草10 g川貝65438黃痰加栝樓15g黃芩12g;若咳痰不利,加知母15g冬瓜子12g,每劑煎兩次。水煎服180 ~ 200ml早晚兩次,壹般服用3~5天即可痊愈。

外感咳嗽“寒包火”證常見於西醫急性支氣管炎和急性發作期,冬春季節多發。壹是體內有郁熱,又是外感風寒所致。就像《醫理》裏說的:“人總是熱之郁結,而風與寒捆綁在壹起,熱在內,寒在外。俗話說‘冷能遮火’。”;二是外感風寒所致,但表寒未盡,肺熱已起,也可形成“寒裹火”的咳嗽。因為內熱較重,感受到外寒,所以癥狀更為嚴重,如熱咳、口幹、畏寒、全身酸痛等。

對於寒火的治療,應以“散表寒,清肺熱”為主。正如《醫心認識》所說:“咳嗽的病因十之八九屬於風寒”,“肺有火,感冒易入,故治宜解表,清肺火”。麻杏石幹湯是臨床常用方。筆者根據名醫馬的經驗,在臨床上常選用散表寒的麻黃和清肺熱的黃芩,組成“寒蓋火”治療咳嗽的復方。馬友杜指出:第壹,要強調“玄”字。麻黃以麻黃為首,辛溫散寒,宣肺止咳,平喘。麻黃是治療風寒咳喘的第壹要藥,尤其是配以紫蘇葉、防風後,其散寒宣肺之力更強。三味藥合用,* * *能散表寒,使寒邪不再束縛肺部,肺氣得以傳播,從而緩解咳喘。第二,突出“清”字。黃芩以黃芩為首,主治肺熱咳嗽,為清肺第壹要藥,輔以魚腥草、連翹,清肺肺氣之力更強,止咳平喘,為治療寒火咳嗽之第二招。第三個體現就是壹個“華”字。選用桔梗宣肺化痰,配合夏季消痰之法,可增強祛痰之力,並能化解痰熱結合,防止痰熱犯肺,以利肺氣疏泄。這就是先咳後痰的治療原則。第四個實施例是壹個“降”字。杏仁、紫苑和少量小米殼用於潤肺止咳,三藥合用體現了“健”與止咳。前三個字用藥,散寒宣肺,清熱化痰,針對病因,重在治本,最後壹個字用藥,減少不良反應和止咳,治標。最後,要盲目使用甘草,甘草不僅是調和之藥,也是善於利咽止咳的藥。共同起到散寒宣肺、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病例:陳X,男,43歲。慢性支氣管炎已持續65,438+00余年,因寒咳喘,近期加重。痰白色粘稠,黃色粘稠,不易咳出。惡寒發熱,四肢背寒,口幹舌燥,舌苔薄黃,脈滑。證候屬於“寒包火”之證,所以要兩解。處方:麻黃10g、杏仁10g、石膏30g、半夏10g、黃芩10g、桔梗10g、紫蘇10g、甘草5g、連翹10g、蟬蛻6g、知母65438。咳嗽和哮喘在2劑後輕微減輕,在6劑後恢復。

  • 上一篇:美白祛皺的偏方
  • 下一篇:電動車鑰匙孔如何潤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