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吃,少運動,應酬多吃,飲酒過度,胖而不肯,脾胃腸道不通。飽腹傷脾,脾虛不能運。所以中間可樂被老婆擋了。如果中焦受阻,自然脾胃的運化功能不佳,熱氣濕氣的運化受阻,導致濕熱郁滯於脾胃,可引起全身病變。
3.想多了,耗血損精,心陰腎陰兩虧。腎在中醫五行中屬於水,水滋潤全身。腎水不足,則身燥,心旺。肝屬木,最需要水,水生木,壹旦缺水,肝燥肝火就會非常明顯。
中醫認為“上實下虛”形成的原因有三:
①中焦受阻,脾胃升降有問題。濕氣積聚於中焦,堵塞經絡,導致心火不降,肝氣不升。
③下焦陰寒過盛。陰寒壓制腎陽,使其不能停留在下焦,只能上行,這樣就會出現上焦虛熱的癥狀。
下面就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來說說日常調養的方法。
1:服裝就是穿。
“實虛”者,宜“不凍春秋”。隨著季節和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千萬不要“有風度,沒溫度”,尤其要註意腰、腹、腳的保暖。
2.食物,飲食要忌口。
應以清淡食物為主,如面食:米飯、饅頭、米粥、南瓜粥、八寶粥。蔬菜:白菜、茄子、豆類、番茄等。少吃羊肉、辣椒、韭菜,以免上火。少吃油炸和燒烤食物。無論冬夏,都要少吃啤酒、冷飲、生吃硬食。
3.活著,活著,活著
不要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室內通風。
不要熬夜!堅持每晚11點入睡,此時正是膽經當令。
每天晚上堅持用熱水泡腳半個小時,可以溫暖五臟六腑,有助於陽氣生發。
調整心情,保持快樂!降心火,滋腎水,調和陰陽!
4:好,運動
經常用手指梳理頭發,氣血才能形成大循環。疏風解表,減少上火癥狀。
跳繩、踢毽子、金雞獨立、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都可能導致火災。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上實下虛”可以概括為:“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本質是脾腎陽虛,陽浮於上,不能溫下半身。才是把火引回到最初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