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通過飛沫、痰液、粉塵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與患者壹起吃飯、使用器具或飲用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牛奶經腸道傳播。結核桿菌(TB)在人體侵入的地方產生原發病,但大多數人感染後沒有癥狀。
原發病竈在壹定時間後可完全吸收,機體對結核菌素產生陽性反應,機體抵抗力降低才可能發病。缺乏運動,營養不良,或者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都是導致肺結核的重要因素。
兒童結核病的常見類型(1)是原發性結核病。患兒發熱不規則,壹般為低熱,伴有輕微咳嗽、食欲不振、多汗、輕度消瘦,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肺部體檢無異常體征。x線檢查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肺部可見初始病竈陰影,“OT”試驗陽性。
原發性肺結核預後壹般較好,大部分患兒經過6個月至1年的治療後會逐漸恢復,但如果不及時徹底治療,特別是年幼、營養不良,或同時患有麻疹、百日咳等傳染病時,結核病竈可能會遍布全身。
(2)粟粒型肺結核。它是由大量的結核分枝桿菌侵入體內血液引起的。起病可急可緩,急性者常突發高熱,持續不退。慢者表現為不規則發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明顯消瘦,咳嗽頻繁,有時氣短,紫紺,頸部淋巴結、肝脾腫大。
肺部體征不明顯,且由於病竈較小,透視檢查往往很難發現,但照片顯示肺部布滿小米大小的點狀陰影。
(3)結核性腦膜炎。起病壹般較慢,開始時有低熱、食欲不振、便秘、嘔吐,大壹點的孩子常主訴頭痛。孩子的脾氣突然變得很壞,容易發怒,受到驚嚇,睡眠不安,半夜哭鬧,或者相反,突然變得呆滯,對玩耍不感興趣,整天想睡覺。
1 ~ 2周後,孩子神誌不清,眼睛經常盯著遠方,感覺過敏,脖子僵硬,寶寶囟門飽滿。後期發熱加重,出現抽筋,反復發作,神誌昏迷。常出現壹側肢體癱瘓,嚴重者全身僵硬,呼吸不規則。
結核性腦膜炎是壹種嚴重的疾病,必須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當患兒出現精神變化、不明原因低熱、嘔吐時,應考慮結核性腦膜炎的可能,可做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明確診斷。
防治措施要明白結核病是可預防的疾病,孩子出生後要接種卡介苗,之後要定期體檢。
肺結核是壹種慢性全身性疾病,必須長期治療。病情較重的患兒,如發熱、咳嗽、盜汗、高度疲勞等,應臥床休息,病情較輕者可適當活動。客廳要經常通風。經常去戶外接觸新鮮空氣,鼓勵孩子多吃,食物要有營養。
抗結核藥物的應用是治療的關鍵。輕者異煙肼可單獨使用半年至1年。重癥病例聯合鏈黴素治療2 ~ 3個月。當患有粟粒性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時,應加大異煙肼的劑量,療程約為1年半至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