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樁基工程中各種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

樁基工程中各種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

樁基種類多,施工工藝差異大,地層變化復雜。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縮徑、擴大、夾泥、離析、斷樁等缺陷。當然,施工結束後,機械開挖和碰撞也會造成淺樁缺陷。樁缺陷的存在會改變基樁的正常工作特性,從而對基礎造成潛在的危險。今天我們總結了工程中常見的樁基問題。讓我們看壹看。

樁基檢測

什麽時候應該進行驗證和擴展測試?

(1)低應變檢測中,對於嵌巖樁,樁底時域反射信號為單壹反射波,與錘擊信號同向;被測信號復雜無規律,無法準確評估。對於樁截面漸變或變化、變化範圍大的混凝土灌註樁,通常采用靜載荷法或鉆芯法進行驗證。

(2)高應變檢測時,樁身存在缺陷,無法判斷樁的豎向承載力;或樁身缺陷對水平承載力有影響;當點擊貫入較大,樁底同方向反射較強且反射峰較寬,側阻波和端阻波反射較弱,即波形的豎向承載性狀與勘察報告中的地質條件明顯不符時,可采用靜載荷法進壹步驗證;

(3)嵌巖樁樁底同向反射強烈,2L/C後無明顯端阻反射,可通過鉆芯法驗證。

(4)樁身淺部缺陷可通過開挖驗證。

(5)樁身或接頭有裂縫的預制樁可通過高應變動力測試進行驗證。

(6)單孔鉆芯檢測發現樁混凝土質量問題時,宜在同壹基樁中增加鉆孔驗證。

(7)對於完整性類別不明確的樁或低應變完整性檢測檢驗中的ⅲ類樁,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靜載荷法、鉆芯法、高應變動力檢測法、開挖等適當方法進行驗證檢驗。

(8)當單樁承載力或鉆芯法取樣結果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分析原因,確認後擴大取樣。

基樁檢測報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測試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委托方名稱、工程名稱、位置、施工、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基礎、結構類型、層數、設計要求、檢測目的、檢測依據、檢測數量、檢測日期;(2)地質條件說明;(3)被檢樁的樁號、樁位及相關施工記錄;(4)檢測方法、檢測儀器設備和檢測過程的說明;(5)試樁的試驗數據、實測和計算分析曲線、表格和總結結果;(6)與測試內容相對應的測試結論。工程樁承載力檢測結果的評定,應給出每根被測樁的承載力檢測值,並據此給出單位工程相同條件下單樁承載力特征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結論。

單位工程同等條件下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應滿足哪些規定?

(1)當水平承載力按樁強度控制時,水平臨界荷載的統計值作為單樁水承載力特征值。

(2)當樁承受長期水平荷載且不允許開裂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0.8倍作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

(3)當水平承載力按設計要求的水平容許位移控制時,可將設計要求的水平容許位移對應的水平荷載作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的特征值,但應滿足相關規範中抗裂設計的要求。

建築問題

泥漿泄漏

現象:漏漿在水力學中稱為管湧。常見的現象是套管外的水面出現氣泡或泥水,說明發生了漏漿。

處理方法:加水泥或振動套管下沈。護筒下沈不得超過1m。如果護筒下沈超過1m,或護筒突然下沈,應停止施工。

塌陷洞

現象:異常排渣、鉆機負荷突然增大或套管內泥漿表面突然產生大量細小氣泡。

處理方法:遇塌孔立即停鉆,上提鉆頭,防止鉆頭被埋。因為洞口坍塌,被破壞的土體的環拱效應突然消失,洞壁進入非常不穩定的狀態。這時,回填土靜置是最有效的方法。

鋼筋籠漂浮

現象:鋼筋籠下放時不能順利就位是長螺旋鉆孔灌註樁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有時因為鋼筋籠太長,下到壹半就卡在孔裏,降不上去,被迫從空中接口切斷。

處理方法:

(1)混凝土不到位,中間鉆孔過快或過慢。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時間及其填充系數,確保凝結填充系數在要求的範圍內;

(2)坍落度過大或過小,檢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坍落度過大,容易造成泌水離析,短時間內粗骨料下沈,水泥漿浮在上面。鋼筋籠向下阻力增大,導致鋼筋籠無法到位;坍落度過小,仍會增加出籠難度,所以施工過程中坍落度必須嚴格控制在18 ~ 22cm;

(3)鋼筋籠質量差或設計不合理。嚴格按照圖紙所示的鋼筋籠規格,不會出現超筋的問題。下放鋼筋籠時,鋼筋籠底部應做成尖線,避免插幫現象;

(4)振動錘的功率要合適。鋼筋籠下放至距孔口1 ~ 2m時,必須用帶套管的振動錘下放至設計標高。壹般對於樁徑400mm,樁長小於1~2m的樁,1.8kW的振動錘即可滿足要求。直徑600mm、長度小於15m的基樁,宜選用2.2kW的振動錘;

(5)檢查鉆頭和鉆桿的直徑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鉆頭磨損嚴重,應及時修復,並在外緣插入合金塊,保證孔徑和保護層符合要求。鋼筋籠與孔壁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以便鋼筋籠順利就位。

處理方法:

(1)安裝沖樁機時,底盤和底座應保持水平,提升滑輪的法蘭、固定錘頭的鋼絲繩夾緊孔和套管中心應在壹條垂直線上,並經常檢查校正;

(2)發現錘沖擊不穩(左右擺動)時,應停止沖擊,看是否有孔偏,如有孔偏應及時處理;

(3)發現偏心孔時,先查明偏心孔的原因和大小。如果是由於大錘對孤石或探石(斜坡巖面)的沖擊,及時將石頭回填到孔內,當達到1m的高巖面時就會產生沖擊。

梅花洞(或十字洞)

現象:沖樁受沖擊時,沖出來的孔不圓。

處理方法:

(1)選擇粘度和相對密度合適的泥漿,及時清渣;

(2)使用低沖程時,每沖程使用較高的沖程,交替沖擊修整孔形;

(3)梅花孔出現後,用片狀和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鉆孔,重新夯實。

質量問題

常見質量問題

(1)測量放線有誤差,會使整個建築有誤差或使樁基偏差較大。

(2)單樁承載力不符合建築樁基設計標準。

(3)樁的傾斜度過大。

(4)預制樁接頭斷裂。

(5)樁灌漿引起的斷樁事故。

(6)驗收過程中,發現樁位偏差過大。

(7)混凝土質量或操作引起的夾泥、離析、樁強度不合格等問題。

處理措施

補充鑿井法

當預制樁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而將樁提起時,可采用這種方法。

補樁法

是會同設計、監理和業主的意見,根據設計單位出具的灌註樁方案,但這種方法投資大,工期長,很難得到各方認可。

補飼結合法

當樁采用分段連接打入地基時,如果樁身質量不達標,那麽就有可能在沈樁過程中使連接節點脫離,這時就可以對樁基進行補送處理。

對於有疑問的樁,應重新打樁,使樁下沈,可使斷開的樁連接重新擰緊,使接頭具有豎向承載力;可以補樁,適當增加壹些完整樁,使地基既能滿足承載力要求,又能提高建築地基的地震荷載。

整流方法

如果發現樁身傾斜且樁長不長,且完好未斷,或因基坑開挖導致樁身仍完好,可將樁身部分開挖,再用千斤頂校正樁身。

樁帽擴大

(1)如果樁位偏差較大,那麽承臺原設計尺寸不能滿足結構的規範要求,可以通過適當擴大承臺的面積來修正樁位偏差。

(2)樁土相互作用。如果單樁不能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就要擴大承臺,還要考慮天然地基和樁所承受的上部荷載。

(3)樁基質量問題。施工中容易出現樁基質量不均勻的情況。為防止後期因樁基質量問題造成承臺布置的雲沈降,提高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可采用整體式承臺提高地基完整性。

復合地基法

(1)基於* * *樁土相互作用原理,對地基進行適當處理,提高地基承載力,更有效地分擔樁基荷載。常用的方法如下。

(2)交換平臺下的土地基礎。承臺施工前,先開挖壹定深度的土,換上砂石,然後在人工地基和樁基上施工承臺。

(3)樁間加水泥土樁。當樁的承載力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可在樁間土中幹噴水泥形成水泥土樁,形成復合地基。

樁型或沈樁參數法的修改

(1)更改樁類型。比如預制方樁改成預應力管樁。

(2)改變樁的深度。比如預制樁在貫入過程中遇到厚密粉砂或粉土層時,沈樁困難,甚至發生斷樁事故。此時可縮短樁長,增加樁數,以密實的粉砂層(膨脹土層)作為持力層。

(3)改變樁位。如果由於地下硬小障礙物導致樁傾斜甚至斷樁,可以通過改變樁位重新打樁。

以上由仲達咨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我夢見醫生給我打了麻藥。
  • 下一篇:治療癲癇有哪些食物有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