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始腦子裏出現了很多幫題主拒絕親戚的理由。我當時寫道:“妳可以告訴妳媽媽妳現在退房住在公司宿舍,或者家裏有朋友不方便等等。”
但是剛寫完那些話,我突然意識到,這些解決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題目的背景是他需要考研,已經從公司辭職,獨自外出租房。我姑姑的女兒大學畢業找工作實習需要在這裏待壹個多月。題主不願意,卻被媽媽訓斥。如果她拒絕了她的親戚,那她就得罪人了!
當時看到這個就感嘆,和我的經歷太像了。
我媽也很重視和親戚的關系,特別樂意在這方面教育我。當時用微信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我姐已經改名了。我以為是陌生人,就把妹子刪了。我媽知道我把妹妹刪了,就惡狠狠的警告我:“妳把妹妹刪了!妳姐姐以後會恨妳的!”
我當時真的很害怕...
但是我感覺這只是壹件小事。其實我媽完全沒必要反應這麽激烈。
後來我在題主的問題下寫了這個回答:
妳好,目標。
剛才看到妳的問題,壹大堆搪塞我媽的理由首先在我腦子裏蹦出來:妳可以說妳現在已經退房住公司宿舍了,或者家裏有朋友不方便...諸如此類,但我突然意識到,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我的家庭環境和妳很像。有壹次因為刪了姐姐的微信號,被媽媽嚴厲教育,說“妳姐姐會這麽討厭妳的!”
考研對妳來說是壹件大事。妳不想收親戚,但是妳媽媽不允許,覺得很冒犯。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壹個機會。妳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妳媽媽妳不希望妳的親戚住在這裏的原因。即使妳內心很害怕,妳也要平靜地向妳的母親表達妳的不同意見。如果她罵妳,妳應該選擇無視。
因為在妳的余生中,妳會遇到無數個像這樣被媽媽擋住的情況,這是妳遲早要面對的。
而妳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妥協,要麽和媽媽劃清界限,讓她意識到妳是壹個獨立的成年人。她在替妳做決定,侵犯妳的界限,不考慮妳的感受。
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每壹個選擇和面對都是艱難的,有時候甚至會被嚇到。但只有通過這些經歷,我們才能成長。
希望妳能保持自己的界限,多和媽媽溝通。祝妳成功!
我的母親,也是受試者的母親,有壹個問題:缺乏界限感。
沒有邊界的強行交流讓我們感到痛苦。
但在這種情況下,母親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侵犯了孩子的邊界,越界了。
畢竟二十多年了,她也習慣了這種交流方式...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懂得和媽媽劃清界限,明確告訴她什麽是她的事,什麽是我們自己的事。
考研的時候好好復習,不受親戚打擾,是我的權利。
即使在這個過程開始的時候感到排斥和恐懼,妳也要去做,因為成長是在壹次又壹次的突破中不斷完成的。
另壹個問題是,為什麽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親子關系或者親屬關系中,總會有壹種沒有邊界的感覺?
明明這是我的事,為什麽別人要幹涉我的決定?
在雪梨的《我遇見壹個人》中,她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沒有界限,只是因為沒有愛的能力。
同時,她也準確地描述了這個心理模型:
妳好,我很好。
妳聽的時候我很開心。
如果妳有前途,我會和妳壹起享受。
沒有妳,我的生活毫無意義。
妳拒絕我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我不能拒絕別人,否則我很沒面子,關系也就完了。
就像我媽認為我刪了我姐的微信號,那只是小事。但在我媽看來,我的行為就是和我姐撕破臉,關系結束了。她和她姐姐關系很好。在她看來,我的所作所為間接影響了她和她姐姐的關系,所以她當時就覺得怒不可遏。
但是真實情況真的有我媽想象的那麽可怕嗎?
首先,我妹妹當時並不知道這件事。後來我們說清楚後,就正常加了好友。大家都以為只是小事,甚至都沒有太大的感覺。
雪梨在書中還說:“真正的善良是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尊重他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當別人想聽我們的意見時,我們才會真誠地分享我們的意見。這樣的善意必然會得到良好的反饋。”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的覺察和思考。最重要的是劃清我們之間的界限。最終,妳壹定會成為最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