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傷後1-2周左右,因骨折,瘀血,經絡不通,局部腫痛。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
整體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為主。
處方:當歸12g,柴胡10g,赤芍10g,枳殼10g,檳榔10g,大黃10g,黃芩6g,厚樸6g,桃仁6g,陳皮6g,紅花3g,甘草3g。
2.中期:傷後3-4周左右,局部腫脹疼痛逐漸消失,軟組織損傷開始修復,骨折斷端初步穩定或纖維組織粘連,骨痂開始形成,治療上應調理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之和,氣血之生,骨折之早愈。
處方:生地12g,赤芍10g,當歸10g,川芎6g,白術10g,陳皮6g,桃仁10g,紅花6g。
3.恢復期:傷後壹個多月,局部軟組織已恢復正常,骨折骨痂形成良好,骨折端穩定。
治療應該是滋補肝腎,調理氣血。
處方:黨參15g、白術12g、當歸10g、何首烏30g、續斷15g、桑寄生15g、赤芍15g、木香10g、伸筋草。* * *為細粉,煉為丸。每粒藥丸重10g。壹天兩次,每次壹片。
治療處方:海帶30克,田七粉6克,燉豬骨壹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