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1068 ~ 1127),原名端午,名易安。先居義井(今湖北省通城縣棠湖鎮黃袍山獅菇尖山西北),後居李子木新莊村(今湖北省通城縣棠湖鎮黃袍山下裏田村石崗村)。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宋朝左閣宰相方白雲,父親宋朝文士兼大臣方林。
北宋時,其名氣不遜於民族英雄嶽飛。他參加抗金戰爭時,年近六十,二帝在北,京都危在旦夕。方瓊率軍奮勇抗金,奮力救車,最後壯烈犧牲。
擴展數據
後總理李剛寫道:“如果靖康有災,請給我壹件t恤。”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在帽峰嶺修建了方瓊陳中寺。西堤丘陵地帶風景名勝眾多,也是拜(陽)接(成)方氏的主要發祥地之壹,故在此建有廟。
清康熙四十四年,年在任縣蕭中廟立了方瓊烈士紀念碑。因為滄桑,忠義寺早就毀了,但寺址還在。1994年修復,修復後的忠臣廟占地200多平方米,分為兩棟八室兩廳。大雄寶殿與狄、三大石雕並列。
北宋時,黃袍獅菇尖(又名八仙峰)頂上曾有壹座塔,如今已不見蹤影,山頂上只有壹片幾十平方米的平地。在白水巖瀑布右側的怪峰上,有壹塊石頭:劍試石,相傳是方瓊聽說遠方金兵來襲時所制。現在,在怪峰上可以找到幾塊有直裂縫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