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實用中醫)
來源是豆科植物蠶豆的葉子,植物形態詳見“蠶豆”。
化學成分葉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7-鼠李糖苷、D-甘油酸、5-甲酰四氫葉酸、葉綠素和遊離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較多,多巴含量豐富。
藥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見文章《蠶繭殼》。
性味《綱要》:“苦微甘,性溫。”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肺結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和疥瘡。
①王贏《食之本草》:“若醉,用油鹽炒蠶豆苗,煮湯。”
②《現代實用中醫》:“是治壹切出血的止血劑。”
③《四川中醫誌》:“治馮丹。”
用法用量:澆汁。外用:搗實或研磨。
選擇治療疥瘡的藥方,多年不愈:壹把豆葉,搗碎,敷在患處。(《貴陽秘方》)
止血的臨床應用
將鮮豆葉搗碎榨汁,每次20 ml,每日2次。煎服效果略差。治療肺結核咯血20余例,能迅速止血;對消化道出血也有效。此外,外用豆葉粉和山毛櫸粉的混合物還具有止血消炎的作用,可用於外傷輕微出血。
提醒妳:豆葉,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