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龜頭炎是指包皮和龜頭的急慢性炎癥。這種炎癥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感染性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感染性包皮龜頭炎常由不潔性交感染的白色念珠菌、滴蟲、衣原體、支原體、淋球菌或其他細菌引起。
非感染性包皮龜頭炎多由包皮過長、包皮與龜頭間鱗屑充血、刺激包皮及粘膜局部炎癥引起。
1.臨床類型
……
③白色念珠菌包皮龜頭炎:包皮及龜頭上僅見紅斑、紅疹或小水皰,繼而片狀糜爛,表面附著白色斑點狀女仆樣分泌物,易刮除。
④滴蟲性包皮龜頭炎:龜頭外露丘疹、紅斑,邊界晶瑩,逐漸普及。紅斑上只看到壹個針頭大小的小水皰,最後形成爛面。
2.治療方法
……
③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通常采用曲古抑菌素或伊曲康唑治療。曲古黴素10-200000單位,每日2次,伊曲康唑每次100 mg,每日2次,共7天。
④滴蟲性包皮龜頭炎治療首選甲硝唑,每次0.2g,每日3次,10天。
愛心提示:以上藥物請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根據生理特點和不同病變情況選擇。
如果妳對以上回答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好意,及時采納作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