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檢查總結:肺部滿水泡,體溫39℃,脈搏180次/分,呼吸80次/分,面色青紫,嘴唇發紫。臨床診斷:重癥肺炎。
病程及治療:就診時,患兒體熱無汗,煩躁不安,喘息不止,面色青紫暗,舌質淡,苔白微膩,脈浮,故感風寒,肺郁,治宜辛溫以解表。
處方:
麻黃、杏仁、甘草、前胡、桔梗、蠶、蔥和胡須。
第二天復診:孩子體溫略有下降,手心濕潤,面色紅潤,略煩躁,呼吸減少,舌紅,苔膩減少,脈搏加快。原方加了石膏,又服了壹劑。
三診:發熱消退,哮喘消退,躁動停止,微咳有痰,舌淡無苔,脈滑。此表邪已解,肺胃不和。宜和肺胃,清氣化痰。處方:
服用半夏、壹錢、橘皮、八分、甘草、三分、貝母、壹錢、杏仁、竹茹、壹錢、枇杷葉後,癥狀全部治愈,觀察第二天出院。
記者:雖然這個病例起初病情嚴重,但得到了及時治療。蒲老抓住體熱、無汗、氣短、面色青紫、舌淡、苔微膩的癥狀,診斷為風寒阻肺型寒哮。急用微辛微溫之劑,可散寒,緩和病機,故可迎刃而解。如果只有肺炎屬於風溫範疇,且在春季,只用辛涼,則癥狀不解,肺經不通,會延緩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