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荊條,荊條葉
性狀:落葉灌木。葉單葉,倒卵形,頂部圓形。健康的海邊、沙灘和河流。南澳和饒平都有生產。果,莖和葉被用於藥。
性味:苦而辛,涼而香。
功效:祛風散熱,寧心止痛,行氣化瘀,清頭目。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牙齦腫痛,目赤流淚,目赤眩暈。
單方處方:
1.頭風:黃荊兩升(末),酒壹桶。用絲袋泡七夜,暖衣三次,三天。
2.風寒侵目,腫痛流淚,澀腫羞:牡荊三錢、荊芥、蒺藜各兩塊錢,柴胡、防風各壹塊錢,甘草五分。用水煎服。
3.飲食不良,白內障眼病:黃芪、人參各壹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二錢半,黃柏三錢(酒炒四次),白芍三錢。嚼在嘴上,每次三五元,水煎。
禁忌:血虛火盛、頭痛頭暈、胃虛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