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皮膚呈片狀、條狀或不規則狀,滲出時可結痂。皮膚受損時可糜爛或潰爛,局部有癢感。當皮膚被大量炎性滲出物和慢性皮炎覆蓋時,可見皮膚毛發脫落。皮膚變厚,有皺紋。
患真菌性皮炎時,患部脫毛,局部有白色粉狀痂,痂下及周圍有紅色突起。
患寄生蟲性皮炎時,頭、背、腹部有紅色皮疹樣結節,表面有黃色痂,脫毛,瘙癢。
治療:
(1)消除原因。
(2)脫敏止癢。口服或肌肉註射皮質類固醇,博尼松1 mg/kg體重,地塞米松0.15-0.25 mg/kg體重。胺軟膏局部應用。
(4)慢性皮炎可塗抹醋酸曲安奈德軟膏或醋酸氟輕松軟膏。
(5)真菌性皮炎可以用克黴唑軟膏、玄晶軟膏或達克寧軟膏擦。
(6)皮膚寄生蟲性皮炎,參照蠕形蟎的治療。
(7)對於細菌感染的皮炎,可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每日肌肉註射青黴素或慶大黴素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