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上常將肺癌分為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肺脾兩虛、陰陽兩虛、氣滯血瘀五型。其中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較為常見。
1.陰虛內熱型:咳嗽無痰、氣短、口幹、心煩、失眠、盜汗、脈細數、舌紅或絳紅、苔薄或脫落。
治療:滋陰清熱,解毒抗癌。
常用藥物: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生地、石斛、玄參、鱉甲、半枝蓮、白花蛇舌草、丹參、前胡、桃仁、川貝母、瓜蔞等。
2.氣陰兩虛:咳嗽、痰少、痰中帶血、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惡風、自汗或盜汗、口幹、脈少、舌紅、苔薄白。
治療:益氣養陰,潤肺化痰。
常用藥物:黃芪、黨參、太子參、北沙參、天冬、麥冬、川貝、五味子、鱉甲、冬蟲夏草、藕炭、三七、白芨、百部、百合等。
在辨證辨病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脈象、舌象等表現,采用不同的方劑治療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