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何診斷和治療?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何診斷和治療?

1.診斷依據根據脾大、血液學改變、Ph染色體陽性可做出診斷。對於臨床上符合慢粒白血病條件而Ph染色體陰性者,應進壹步做BCR-ABL融合基因檢測。

2.鑒別診斷須與其他疾病相鑒別,主要有:

(1)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血吸蟲病、慢性瘧疾、黑熱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等均有脾大。但各病均有原發病臨床特點,血象及骨髓象無慢粒白血病的改變。

Ph染色體陰性等。

(2)類白血病反應。類白血病反應常並發於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白細胞數可達50×109/L,但類白血病反應有各自的病因和臨床表現。原發病控制後,類白血病反應亦隨之消失。此外,脾大常不如慢粒白血病顯著。粒細胞胞質中常有中毒顆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細胞和堿性粒細胞不增多。NAP反應強陽性。細胞中Ph染色體陰性。血小板和血紅蛋白量大多正常。

(3)骨髓纖維化: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癥脾大顯著,血象中白細胞增多,並出現幼粒細胞等,可與慢粒白血病混淆。但骨髓纖維化外周血白細胞數壹般比慢粒白血病少,多不超過30×109/L,且波動不大。NAP陽性。此外,幼紅細胞持續出現於血中,紅細胞形態異常,特別是淚滴狀紅細胞易見。Ph染色體陰性。病程較長。

治療治療策略選擇(參照NCCN2006年版CML治療指南):確診為慢性CML患者,進行HLA配型,如果能找到HLA相合的供體,則選擇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如果HLA相合供體或考慮延遲移植,則選擇格列衛(Gleever)等治療。

1.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可望治愈CML的手段。近年來,隨著用分子生物學手段進行HLA高分辨配型,以及新型免疫抑制藥的臨床應用,無關供體(包括臍帶血幹細胞)Allo~HSCT治療CML的療效得到顯著改觀,年齡在50歲以下在確診後1年內接受移植的慢性期患者,5年生存率已超過70%,與HLA匹配和同胞供體移植的療效已無差異。

2.格列衛是壹種BCR—ALB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的競爭性抑制劑。推薦劑量為400mg/d。使用3個月後進行評估:如果達到血液學緩解,則繼續使用;如未達到血液學緩解,若患者能耐受,則加大劑量至600~800mg/d,或改用幹擾索並可同時使用阿糖胞苷。格列衛使用6個月後進行包括細胞遺傳學的評估:如有細胞遺傳學療效,則維持原劑量,若患者能耐受,則加大劑量至600~800mg/d;如無細胞遺傳學療效,則可進行臨床試驗,或將格列衛加大劑量至600~800mg/d(如能耐受),或改用幹擾素並可同時使用阿糖胞苷,或進行HSCT。格列衛使用12個月後進行包括細胞遺學在內的評估:獲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則繼續使用格列衛;獲部分細胞遺傳學緩解,將格列衛加大劑量至600~800mg/d(如能耐受),或繼續使用相同劑量,或進行HSCT,或進入臨床試驗;輕度或無遺傳學療效,則進行臨床試驗,或進行HSCT,或繼續使用格列衛維持血液學緩解。

3.化學治療

(1)幹擾素a(IFN-a):劑量為300萬~900萬U/d,皮下或肌內註射,每周3~7次,持續用數月至2年不等。藥物起效慢,對白細胞過多者,宜在第1~2周並用羥基脲或白消安。約1/3患者Ph染色體陽性細胞減少。該藥與小劑量阿糖胞苷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

(2)羥基脲(HU):為周期特異性抑制DNA合成的藥物,起效快,但持續時間較短。用藥後兩三天白細胞就迅速下降,停藥後又很快回升。常用劑量為3g/d,分2次口服,待白細胞減至20×109/L左右時,劑量減半。降至10×109/L時,改為小劑量(0.5~1g/d)維持治療。需經常檢查血象,以便調節藥物劑量。副作用較少,與烷化劑無交叉耐藥性。

(3)白消安(BUS,馬利蘭):用藥2~3周後外周血白細胞才開始減少,停藥後白細胞減少可持續2~4周。故應掌握劑量.初始劑量為4~6mg/d,分3次口服,外周血白細胞降至20×109/L時宜暫停藥,待穩定後改小劑量(每1~3d 2mg),使白細胞保持在(7~10)×109/L。用藥過量往往造成嚴重的骨髓抑制,且恢復較慢。個別患者即使劑量不大也可出現骨髓抑制,應提高警惕。長期用藥可出現皮膚色素沈著,類似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表現,此外還有促使急性變的可能。

(4)靛玉紅:為中藥提取品,劑量為150~300mg/d,分3次口服,用藥後20~40d白細胞下降,約2個月可降至正常水平。副作用有腹瀉、腹痛等。

4.急性變的治療慢粒白血病急性變可按急性白血病化療方法治療,但患者對藥物耐受性差,緩解率低且緩解期很短。取慢性期緩解時骨髓低溫保存,作為急性變時自身骨髓移植應用,雖部分患者可進入第二次慢性期,但維持時間短,多不超過3個月。

5.中醫辨證論治本病之病機關鍵是痰瘀毒邪搏結成癮積,氣血兩傷。病性為本虛標實。因此治療基本法則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1)氣滯血瘀證:證見脅下癥塊,脘腹脹滿疼痛,積塊不堅,固定不移,低熱,乏力;苔薄,舌紫,脈弦或澀。治以理氣行滯,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2)正虛瘀結證:證見積塊堅硬,痛處不移,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欲減退,面色萎黃或黧黑,消瘦,自汗或盜汗,頭暈心悸,肌膚甲錯;舌質淡或紫黯,脈弦細或沈細。治以益氣養血,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湯合桃仁紅花煎加減。

(3)熱毒壅盛證:證見脅下積塊,進行性增大,硬痛不移,發熱甚至壯熱,汗出不解,渴喜冷飲,骨節疼痛,倦怠神疲,形體消瘦,衄血紫斑,或便血、尿血;舌紅,無苔,脈細數。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方用清溫敗毒飲加減。

預後慢粒白血病化療後多數生存期39~47個月。5年生存率25%~50%,個別可生存10~20年。與預後有關因素有:

①脾大小;

②血中原粒細胞數;

③嗜堿及嗜酸性粒細胞數。

  • 上一篇: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城建和房地產工作的副市長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生蠔肉怎麽做好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