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歷史小說集、散文集和雜文集有什麽?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歷史小說集、散文集和雜文集有什麽?

魯迅自1907年開始文學活動,至1936年逝世,近30年間留下700多萬字的著作、譯作,加上日記和書信約1000萬字以上。他創作了短篇小說集兩本:《吶喊》、《仿徨》;歷史小說集壹本:《故事新編》;散文詩集壹本:《野草》;回憶往事為主的散文集壹本:《朝花夕拾》,以上***計35萬字。魯迅的主要精力用於雜文創作,***出雜文集16本,計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等,雜文創作在他壹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雜文近700篇,約135多萬字,占全部創作的80%,歷時18年。他整理、輯錄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集五本:《嵇康集》、《會稽郡故書雜集》、《小說舊文鈔》、《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集》;有關中國古典文學史研究論著兩本:《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以上***約80萬字。翻譯、介紹10多個國家的長、中篇小說和童話九本,短篇小說和童話78篇,戲劇兩本,文藝論著8本,短篇論文50篇,以上***約310多萬字。陸續發現的未收進集子的文稿約有60多萬字。魯迅接待過大約500多名來訪的青年,親手拆閱了約1200個青年給他的來信。他親自回信約有3500多封,現在能收集到的只有1400多封,約80萬字。他從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的日記(其中1922年佚),未作字數統計。此外,魯迅所編輯的報刊、雜誌、叢書約40種,為青年作者寫序或跋的書約50多種,為青年校閱、編選和介紹書稿有54種。魯迅病逝後,1938年出版的《魯迅全集》計20卷。新中國成立後,出版《魯迅全集》分為作品集10卷,譯文集10卷,日記2卷,書信集1卷。魯迅的許多作品曾被譯為英、日、俄、法、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成為我國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作家。魯迅在我國文壇上堪稱前無古人、後世之師的曠代巨星。關於魯迅雜文集的命名魯迅的雜文集,自行編稿並擬集名的,計十四本。這些雜文集的命名,或比喻,或引用,或反語,或拆字,詼諧風趣,警辟深沈,諷刺強烈,揭露深刻。關於雜文集的命名,魯迅編集時大多自行作過解說。

魯迅的作品名稱大都與當時的寫作歷史背景密切相關,且含義十分深刻。

《吶喊》:《吶喊》魯迅的第壹部小說集,寫於1918——1922年“五·四”運動前後,魯迅說他“吶喊”幾聲,目的在於慰藉那些鬥爭中“奔馳的猛士”,使他們勇敢直前。作者創作《吶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裏奔馳的勇士,使他不悼於前驅。他應《新青年》編委的約請,“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又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

《仿徨》:《仿徨》寫於“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仿徨”。《仿徨》表現了他在這壹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後來在《題〈仿徨〉》壹詩中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余壹卒,荷戟獨仿徨。”這便是題名《仿徨》的來由。他在《仿徨》書扉頁上引用《離騷》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摩羅詩力說》:論文《摩羅詩力說》中“摩羅”,梵文音譯,“天魔”之意,歐州稱為“撒旦”。本來是有些人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詩人拜倫的稱呼,後來“凡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悉入之”。所謂“摩羅”詩人也就是造反詩人。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費厄潑賴”,是英語fairplay的音譯,原為體育比賽或其它競技所用之術語,意為:光明磊落的比賽,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而林語堂、周作人就把競技比賽的規則搬到政治舞臺上來。這裏轉意為:對敵人要講寬大,不要窮追猛打。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裏著名私塾。魯迅12歲在這裏求學,塾師是壽鏡湖老先生。三味書屋,是三長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壽鏡吾老先生在此坐館教書長達六十年。 “三味書屋”之味:魯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面所提到的“三味書屋”,在浙江紹興城內魯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那麽,為何叫“三味書屋”呢?原來,“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壹樣)。“三味書屋”的橫匾是清代乾嘉年間的著名書法家梁山舟書寫的。當時,匾的兩旁還懸掛著這樣壹副木刻的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指:讀經典像吃主食;讀歷史像吃菜肴;讀其它像加調料。關於“三味”:魯迅的私塾老師(三味書屋)壽鏡吾老先生的後人說,“三味”是指在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菜淡飯,不向往於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

《墳》:《墳》雜文集,寫於1907年——1925年間,魯迅之所以要出版這些舊文,是因為“有人憎惡著”;同時也作為生活壹部分的痕跡收斂起來,“造成壹座小小的新墳,壹面是埋藏,壹面是留戀”。

《熱風》1925年11月編定。關於集名,魯迅解釋道:“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相去本不及壹張紙,對於周圍的感受和反應,又大概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我卻覺得周圍的空氣太寒冽了,我自說我的話,所以反而稱之為《熱風》。”《熱風》收1918年至1924年雜文,編集時,魯迅對現狀壹如往日,感到“寒冽”,以“熱風”作喻,正反映了魯迅主張深刻批判社會,促醒人們去改革社會的熱烈願望。

《華蓋集》1925年12月編定。《華益集續編》1926年10月編定。分別收1925、1926年來文。舊時迷信說法,將人的運氣好壞稱為“交華蓋運”。魯迅解釋集名道:“人是有時要‘交華蓋運’的。……在和尚是好運:頂有華蓋,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了,只好碰釘子”。魯迅寓居北京時期,受到北洋軍閥政府的迫害與文化幫兇的攻擊,可謂運命多舛,釘子常碰:“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摸自己的凝血”,然而,“偏不遵命,偏不磕頭”。以“華蓋”作集名,幽默風趣之中,“無非借此釋憤抒情’。另外三二年作《自嘲》詩中“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之句,可與集名印證。

《野草》:1924年——1926年,他“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後印成壹本,謂之《野草》”。自從有了《野草》才真正為現代散文詩奠定了基礎。《野草》是魯迅的壹部散文詩集,***收入作品24篇。《野草》是魯迅所有作品中最難懂的壹部。之所以難懂,主要是因為作者使用了壹系列獨特的藝術手法。《野草》題目的含義,野草的花、葉不美,但很頑強生長的野草

  • 上一篇:麻風病是怎樣的?會傳染嗎?
  • 下一篇:有沒有人收購毒蛇的毒液?價格怎樣?謝謝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