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口幹中藥配方

口幹中藥配方

現實生活中,出現口幹、口苦、口臭癥狀的人並不少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臭的患病率在全世界都相當高。在我國,65,438+05 -64歲人群中口臭的患病率約為27.5%,且大多伴有口苦口幹的癥狀。

最近有朋友問口幹、口苦、口臭是上火引起的嗎?其實不壹定,很多出現口幹、口苦、口臭癥狀的患者都是脾臟有問題,研究也發現脾虛濕阻占比較高。

《蘇文六街藏象論》說:“五味藏於胃中,五味俱藏。它們是由五氣滋養而生的,氣和。津液為輔,神自生。”中醫認為,脾開於口,其光輝在唇,液為唾液。脾氣通於口,唾液是口中的津液,能潤澤口腔,所以口幹的出現與脾密切相關。主要體現在口腔的保濕效果取決於清脾的功能。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也是津液向上運的動力。如果脾臟強大,津液充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口腔,那麽口腔內的津液是自我平衡的,不會產生口幹。

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嗜食肥甘,或飲食多變,或情誌不暢,肝氣郁結,導致脾虛口幹口苦。正如李東垣在《脾胃學說》和《肺脾胃虛寒論》中所說:“脾胃虛弱,懶惰,易臥,四肢不收,秋燥引行時,濕熱退去少,體重脹痛,口苦舌燥,食之曖昧,大便不調,尿頻,食之不嗜,食之不消...升陽益胃時,稱為升陽益胃湯。”

此外,脾位於中焦,主要負責運化。脾虛無法運化水谷和水,壹方面會引起食積,另壹方面會導致內濕,抑制陽氣,津液不能運進,出現口幹、口粘、口臭。《凈月全書》也記載:“口臭雖為胃火所致,亦異於非火。蓋胃火之味,其氣濁汙濁,也會燥熱,也與陽明火證不同。如果沒有火脈火證,發臭像酸敗,或者發酸了,食欲酸了,飲食停滯了,還是濕臟發臭。既然和熱臭的人不壹樣,那就難免要三思而行,而且還有很多人是脾虛,不能消化食物。這是壹個陽的癥狀,應該清理胃火,這是壹個陰的癥狀,應該補益心脾。不應該說氣味會熱,會讓他惡心。”明確指出脾虛濕阻也是口臭的重要原因之壹。

在實際治療中,龍南中醫張紹才醫生團隊結合臨床經驗總結分享:脾虛濕阻的治療原則通常是健脾祛濕。臨床上可用參苓白術散健脾行氣,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加減。口臭嚴重者可加藿香、佩蘭、荷葉,氣滯腹痛者可加元胡、川楝子,氣滯腹脹者可加枳實、厚樸,飲食停滯者加焦三仙、雞內金,大便不暢者加秦皮、檳榔、枳殼。 助陽加小劑量柴胡、升麻,脾虛腎虛加補骨脂、巴戟天,睡眠不好加石菖蒲、遠誌。

比如之前壹個患者,26歲,報告口臭癥狀65,438+0周。他平時容易患口腔潰瘍。他長期服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效果不明顯。早上起床時,他口中有痰,口幹,大便幹燥,每2-3天壹次。觀察它的舌頭,可以看到它的身體是胖胖的,邊緣是紅色的,舌苔是白色的,厚膩的。按辨證是脾胃虛弱,濕熱內生。治療方法是芳香化濁,清熱瀉火,健脾。該方劑為飛機草、藿香、石菖蒲、黃連、蒲公英、菊花、金銀花、太子參、茯苓、白術、砂仁、薏苡仁、山藥、雞內金和甘草。***5劑,每日1劑,早晚溫服。囑患者飲食清淡營養,用綠茶水漱口,隨訪時報告口臭明顯減輕,口腔潰瘍減輕。他繼續服用7劑,癥狀全部消除,1年無復發。

患者說自己長期服用清熱解毒藥物,因為清熱解毒的產品多為苦寒之品。如果長期服用,易傷脾陽,脾失運化,痰濕蘊結,久則化為熱,但根本上是脾胃陽虛,治療時應酌情添加健脾胃之品。在方誌中,采用了飛機草和藿香來除濁。患者主訴早晨口中有痰,加石菖蒲化痰排濁。黃連、蒲公英等清熱藥宜少量使用,以免傷脾陽,宜用鮮菊花代替。加入雞內金不僅健脾,還是治療口瘡的良藥。加減沈淩白術散健脾和胃。這種情況可謂虛實結合,所以實際治療要根據證加減,才能做到標本兼治,有效改善口幹口臭的效果。

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從以上相關表達中受益,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發私信。

  • 上一篇:中醫治療腳冷
  • 下一篇:問中藥養神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