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醫藥科技如何創新

中醫藥科技如何創新

而技術創新的本質是壹個綜合性過程,是技術開發與實際應用的有效統壹,核心在於科技的應用,強調的是經濟性與應用性。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應表現在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管理創新體系三個方面。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平臺建設;創新項目和成果;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下面我們針對這些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建立中醫藥創新體制和機制,首先,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要加大對中醫藥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投入 ,加強中醫基礎理論和戰略攻關課題的研究 ,將中藥產業開發列入當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之中 ,給中醫藥人員創造良好的提高與發展空間 ,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 ,制訂措施鼓勵中醫藥人員的科研創新。中醫藥創新的突破及推廣應用 ,需要建立相應的創新體制、科學管理,機制作保證。把中醫藥當產業實業來發展 ,實行投資多元化 ,鼓勵發展民營中醫藥企事業 ,鼓勵發展民間中醫藥事業。國家要明確扶持的重點 ,設立政府科研基金 ,重點扶持有優勢、有特色的中醫藥企業搞好科技創新 ,支持中醫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研究,成為創新的重要基地 ,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大中型企業、基層醫療單位搞“聯姻”、技術轉讓、技術合作 ,使中醫藥科研成果能轉化為新的生產力 ,為經濟建設作貢獻。要扶持中醫醫療機構的建設和發展。中醫醫療機構是中醫科研的重要陣地,但比起其它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壹般來說起步晚、投資少 ,顯得“先天不足” ,尤其是縣級中醫院比起縣醫院來大多條件差異明顯。因此 ,建議各級政府要繼續采取措施扶持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的建設 ,使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跟上同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的步伐。只有設備完善、人才充實、管理健全的各級中醫醫療機構才能擔當起中醫科研醫療及預防保健工作的發展與創新。當然科技創新的重點還是要在高校,高校在其中要發揮領導作用,大力開展校企合作,而且要打破常規,組建適應課題需求的科研團隊,突破界限,構建科技資源有效利用新模式。鼓勵多學科交叉,解決中醫藥的重大科技問題及難題。同時,轉變觀念,不斷創新中醫藥的科技管理體制和機制。關於中醫藥創新人才培養,壹定要堅持繼承與發展二個方面,中醫藥是傳統的,必須在很好的繼承基礎上才談得上創新,以往我們的教育,人才培養過於強調創新,強調現代化,壹定程度上忽視了對經典的學習和繼承,許多名老中醫已經站出來對此做了嚴歷的批評。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壹定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所渭 “ 創新人才”是指具有創新精神的創造性人才 ,即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具體來講 ,中醫藥創新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如下幾方面:廣博的知識與合理的知識結構,時刻準備創新的意識,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靈活的創新思維,有計劃的創新學習和努力的創新實踐。但目前中醫人才的現狀卻是知識面狹窄,知識結構不合理,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淡薄,創新思維學習不夠,實踐能力不強等。中醫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重理輕文的傾向,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輕人文知識的儲備;重中醫藥學知識的積累和中醫藥學技術的學習,輕人文精神的修養。高等中醫藥教育仍是以課堂講授為中心,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專業考試開展,教學方法仍是滿堂灌,而學生學習多是死記硬背,以通過考試為目標 ,加之課程繁重,使之難以進行創新學習。過高的專業程度,單薄的知識結構,狹窄的知識面,學科之間缺乏相互交融,從而使中醫藥學生思想不活躍,缺乏創新的沖動與欲望,思維方式呆板。古代中醫藥未能走上實驗醫學發展的道路,忽略醫學實驗活動,而多在理、法、方、藥等方面傾註力量。這種狀況導致當代中醫藥學生動手能力不強。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人才培養壹定要須以繼承為基礎,培養學生具有紮實寬厚的中醫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強調中醫藥教育與人文教育並重,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進行理性思考、解析和發掘 ,探索壹條既有鮮明時代特點,又遵循中醫藥教育規律的中醫藥學與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之路。必須深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拓寬專業口徑,應及時將中醫藥學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最新科研成果納入課程中去,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斷推出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參與式等新的教學方法,竭力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發散式和求異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註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啟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開發蘊藏在學生身上潛在的創新品質,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必須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加強中醫藥學生的科研實踐。 科研實踐是對創新人才的最有效的培養和鍛煉,學校應把科研育人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學生科研活動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加強學生科研實踐,充分發揮科學研究對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創造能力的機會和空間,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要改革較為僵化的中醫藥高等教育體制,才有可能為培養創新人才創造條件。關於中醫藥創新平臺的建設,在前面論述創新機制與體制中已經涉及到這方面的問題,中醫藥科研創新的平臺,不僅僅包括中醫藥各類各級學校及醫院,中藥企業,研究院所等,還包括無形的政策法律環境,壹個好的平臺,可以極大的促進中醫藥科技的健康發展,因此,對於中醫藥創新平臺的建設,這二個方面都不能放松,特別是對於廣東省,我們要抓住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時機,大力建設好我們中醫藥發展的平臺,推動中醫藥的大力發展。創新平臺建設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是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載體,也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沒有壹流的科技創新平臺就不可能有全面持續發展的科技成果,就無法實現科技創新的目標。作為高校,要努力建設好重點實驗室,建設好附屬醫療機構和科研環境。大力引進各類人才,做好人才,學科的整合工作,有效利用科技項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註意吸納社會資金,建設好創新平臺。要充分利用中醫藥創新平臺,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學科及學術交流,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持續發展的能力。關於中醫藥創新項目和成果,中醫藥以整體觀和辨證論治作為自己的特色,個體化治療壹方面有利於病人及病情的恢復,但同時卻不利於工業化的生產,中醫藥的創新必須要解決好這個矛盾,推動中藥的現代化,使之能更便利,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在中醫藥科技成果管理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起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成果管理制度,當前形勢下,對中醫藥知識產權的管理要堅持“嚴格”與“寬松”並舉。“嚴格”體現在要主動提出知識產權要求,特別要研究目前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措施,建立起通過知識產權保護中醫藥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寬松”體現在中醫藥科技成果的創造者、發明者思維要放開,應從國家和社會的層面來強調中醫藥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在保證有形無形資產不流失的情況下,采取靈活措施,依法保證並在壹定程度和範圍擴大中醫藥科研人員享有的權利,中醫藥創新項目要從多方面大力支持,推動成果的轉化,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關於中醫藥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課題項目的分配不合理,人才結構的不合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醫藥創新工作的展。如何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從以下多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加大投入,壹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基層科研差的問題,適當把科研力量向醫療,教學壹線靠近,使科科研工作真正成為有源之水,發展有力,特別是對於中醫藥的創新,必須以臨床療效為第壹要務,從療效上狠下功夫。才是科研及中醫學本身的發展之路。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對於年輕,有工作能力的中醫學生,要大力支持進行科研工作。支持創新,敢於嘗試。對於中醫繼承方面的科研,也要加大重視,從文獻中發現創新點,同樣是最好的中醫藥科技創新。

  • 上一篇:余甘子有什麽作用?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 下一篇:中藥註射劑的安全應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